朝九晚五浪迹天涯乔布鸡汤面今日看点

作为职场新人,遇到这件事你会怎么处理?

2017-05-20  本文已影响2330人  逆旅主人

跟HR们去面试新人时,我常会问到一个案例,不论面试者怎么回答,我都会站在他的反方,与他辩论。有一回,有个女孩面试完好久之后还在纠结,愣是追着我问:那你说,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个纠结的案例是真实的。好多年前,有位老人到银行存了五万的定期存款,他年龄大了,怕自己记不住密码,于是设置了到期凭“存单”而不是凭“密码”支取的方式。

在存钱时,他叮咛办理业务的柜员:如果以后有人拿着我的存单和身份证来取钱,说我病了要用钱,你们千万不能给他。那一定是我的两个不肖子偷的!

谁知不久之后,真的来了两个男人,带齐了老人的存单和三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声称父亲重病住院,急需救命钱,让银行赶紧把钱给他们提前取出来。

正好当班柜员还记得此事,不愿帮他们取钱,可是打老人电话又没人接。两个男人便在银行大闹起来,说银行违规,要向上级部门投诉。如果父亲出了什么意外,他们不会放过银行。一时围观者众。

那时人民银行的《储蓄管理条例》确实规定:“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储户提前支取的,必须持存单和存款人的身份证明办理;代储户支取的,代支取人还必须持其身份证明。”也就是说,他们拿来的资料是符合代理支取的规定的。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那位柜员,该怎么办?

答案自然地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根据法律规定,应该让他们把钱取走。至于老人之前的嘱咐,没有书面写下来,银行也没有承诺,口说无凭,老人与银行没有形成合同关系。要是柜员换了人或者不记得,这钱肯定也就取了。再说,如果老人真的急病等钱用,不给取,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吗?

另一派认为,老人存钱时讲了这个条件,银行既然接受了这笔存款,也就是接受了这个条件,形成了合同关系,应该替老人保管好他的存款。至于老人是否真得了急病要用钱,可以让他们提供医院的证明。

我给第二派加了一个条件,说两个儿子是带了律师来的。然后,有些人就改变了观点,认为这种事情还是要相信专业人士。

追问我的那个女孩一直在两派之间变来变去,最后变得很沮丧。

在所有人中,有个男生的答案与众不同。他说:我是一个职场新人,经验不足,虽然觉得不应该给他们取钱,但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棘手的事,所以,我会申请上级支援。他们来了律师,我想银行也会有自己的律师,让银行的律师跟他说比较好。我尽量把他们引离营业厅,不要影响到其他客户。

我给他点了个大大的赞。

其他人都在给不给取钱这个实体问题上纠缠,而这个男生从处理流程上回答了我。他坦承自己力有不逮,往上提交,同时,他想到了力所能及的事,维护秩序。我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他的答案很好。

在面试时,在接手一项工作时,新人们常常急于表现自己,想让面试官或者领导看到自己有想法,有能力,可以被信任。以前,我在所谓的面试干货里也看到过类似的指引,什么不管你懂不懂,只要让面试官觉得你很懂就行了。简直是误人子弟。

我们不去说那些特别优秀的人,也排除掉二代们。大部分新人,凭着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平时社会实践中懂得的一些零碎的处世经验,再加上新工培训的填鸭式训练,是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场面的,甚至连有些简单的事情也未必能处理好。因为许多工作场景未曾进入过他们的视界,没有经验的指导,他们只能按部就班,一旦变化,就不知该如何评估风险、把握分寸。这是很正常的事。

对于新人来说,不断地学习、调适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主业。先学会独立处理简单的问题,再逐步加深介入复杂项目的程度,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回头来看,会发现自己成长了许多。再遇上新的挑战,自然会举一反三,对情势作出分析判断,给出应对方案。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间与耐心。至于成长的水准如何,就各凭悟性和运气了。

我常看到一些新人,急着挑职位,急着与同学比收入,急着怀才不遇,却不急着谦卑与总结。

我想说,这世上佼佼者寥寥,大部分刚出道的新人只拥有普通的智商、情商和普通的能力,还没有足够的见识与处事经验让你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力,随时可被替换。新人能让别人记住的,是你的人品和工作态度,是你是否进行了有价值的思考,是你能力的提升速度。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好吧,现在说真的,如果你是那位当班柜员,那笔钱应不应该给他们取出来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