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首页推荐

创业,真的适合你吗?

2018-02-12  本文已影响76人  也许会秃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开始创业的人多了起来,身边也经常能够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鸡汤:“某某人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开了一家小店年入数十万。”,“xx的公司刚刚完成了A轮融资...”等等,加之近年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的不断提出,好多人办公室的椅子上就好像生出了钉子,根本坐不住,看着老板越来越不顺眼,就想下一秒立刻炒掉他,解放自我,要么开一家逼格小店,享受生活的安逸,要么创办一家科技公司,坐上霸道总裁的交椅。

        很多年前,同样有着一个和创业相同的神话,那就是——炒股。股市中不乏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这种大神可谓少之又少,但是就是有很多别有用心的机构煽动你入伙,告诉你一定可以像巴菲特那样赚钱云云,但是时过境迁,更多数的人早已看清了股市潮起潮落,决定以平常心来面对。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又有马云牌鸡汤使人对创业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欲望,恨不得今天创业,明天就跻身世界500强。更有很多的大学生的规划是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去创业,这样的想法本身就值得年轻人三思。我们不妨以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以下创业这件事。

       行业的出现是几千年来社会分工进程的主要产物,比如时下热门的金融业,房地产业,采矿业等等。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准入门槛,而门槛有高有低,这就是使创业者必须考虑目前自身所具备的资源是否能够进入这个门槛,比如你想盖房子你总得有钱去拿地吧,你想开银行总得要银监会给你发执照吧,这就是创业前期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我创业都需要有哪些资源才能帮助我顺利跨入这个行业?首先就是最现实的本金问题,干任何事情都得先掂量以下自己的钱袋子里能够掏出多少钱来,获得本金的方式很多,比如用自己积攒了几年的私房钱,找亲戚朋友集资,或者是去融资,总之获得本金的方法有很多,也是最容易获得的一种资源。

       其次就是资质,拥有行业资质之后才具备了进入行业的最低标准,一些特种行业具有政府办法的资质证书,而不可忽略的则是大部分行业都具有的隐性资质,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小李想开一家面馆,获得经营许可和餐饮卫生许可之后确保了面馆的经营合法性,而小李想要面馆挣钱就总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拉面师傅吧,而这个师傅的水平起码应该处在这个行业的中间或者更高,你才有机会去竞争那些已经存在了几年甚至更长的面馆。资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是企业的生产资料,甚至是核心竞争力。

       第三种资源就是市场,市场是共享资源,所有的同行业竞争者都用自己的智慧尽力去抢占这种资源,办法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比如你的拉面师傅一天能比别人多拉几十碗面,那么效率就成了你的面馆的竞争优势,其次是差异化竞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他们卖牛肉面,你就卖凉面嘛。再有就是杀手锏,开辟新市场,我做出来的东西是别人以前没有见过的,那我就可以赚得第一桶金,这就是一直号召得创新驱动力。但是不要忘记了现有的市场和经营模式都是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下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即合理,想要找到新的市场,打破原有的规则,需要创业者本身对市场中的用户需求十分了解,而且付出大量的努力和试错,承受别人未曾经历的苦难,这也是开拓者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四种资源是人脉,人脉通常反应的是一个人从业者对行业的了解程度。实用主义崇尚人脉,认为人脉是一种资源,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在一个行业里越久,你认识的对你的事业有帮助的人自然就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合作者,客户就会越多。由人脉可以发展出一个初级的业务版图,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才是稳妥之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前辈们创业能够获得较高成功率的原因,学生后辈要对此有所敬畏。就连马云自己也多次澄清,不鼓励年轻学生创业,因为失败率真的很高。

        第五种,心智资源。它主要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素养,创业绝对不是一项轻松愉快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是找工作失败后的退路,它需要创业者脚踏实地,艰苦劳动,承受无数次失败与打击,最终才有可能迎来胜利的一丝曙光。创业是一种情怀,说起来豪情万丈,付诸于实现则太难了,人们往往只看到了赢家的光辉和灿烂,却听不到无数个拼命挣扎却丝毫看不见希望的灵魂的呐喊,所有赢家都是坚持者,没有放弃才走到今天,只有趟过无数的坑,你才能够模糊地看到一条可能通向成功的道路。

        下面的几个问题帮助你分析目前是否适合创业,如果你能很清楚的回答,那么你可是尝试以下创业:

        1. 我是否了解市场的前景,我是否了解目前行业的竞争对手?我有数据可以说服自己吗?

        2. 我是否有一个详细编制过的方案,我能够用这个方案获得多少支持?我应该怎样说才能让别人相信我。

        3. 我目前可以调动的资源有哪些?我可以把这些资源列一个表吗?

        4. 我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5. 我要如何对待我的合作伙伴,我要如何量化收益,是否要让合作伙伴参与决策?关于此,我有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6. 我了解我的顾客和潜在顾客吗?我调查过同类市场的情况吗?有数据说明这一切吗?

        7. 我创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是为了获得更高收益?如果我长期得不到这些,我是否有准备面对现实,或者我如何能够通过别的渠道获得生活的满足?

       8. 我的具体计划是什么,讲给别人后,别人能不能听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