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优势矩阵

2017-05-06  本文已影响222人  志向书院

2017年3月11日得到APP转述了长江学院副院长廖建文关于企业优势矩阵理论的文章,我学习之后很受启发,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新环境下,企业优势矩阵是啥样?

廖建文在“竞争优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优势”的概念, 并将企业的优势划分为“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为两个维度,勾画出不同企业的优势矩阵图谱(也称为优势全景图)。根据企业在图谱中的不同位置,分为“熊猫”、“猛虎”、“蚁群”、“狼群”这四种类型。

 1. “熊猫”型企业

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都比较欠缺。这些企业核心资源比较弱,也没办法调动其他合作伙伴的资源,通常只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政策保护等因素来求生存。

熊猫的典型特征是稀缺,适应环境能力差。例如,我们国家的很多产业园区、孵化器内和享受垄断地位的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们的生存依赖较低的要素价格(有时候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相关方的特殊关系、或政策保护下的垄断地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

未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趋于透明,准入政策逐渐放开,对环境保护愈加重视,这些“保护罩”将不复存在,熊猫型企业就会不可避免地面临残酷的竞争。

 2. “猛虎”型企业

有核心竞争力,但缺乏生态优势。这类企业能在既定的轨道上不断创新、实现突破,但是当产业发生巨变时,它们就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老虎的典型特征是能力强,单打独斗,独来独往,协作能力差,是山林里当仁不让的王者。但如果在开阔地带面对行动敏捷的群居猎物,单兵作战的老虎胜算寥寥无几。

如果猛虎型企业所处的行业结构相对稳定、产业的发展轨迹主要由渐进式创新来推动,那么它们的竞争地位很难受到撼动。但是,如果所在的产业在技术应用、消费需求等要素的影响下发生巨变,发展路径被非连续创新(discontinuous innovation)所推动时,猛虎型企业就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即使是行业中的明星企业也可能倾覆。

 3. “蚁群”型企业

核心竞争力比较弱,但生态优势比较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强,但是对产业变迁的趋势有灵敏的洞察力,对生态圈伙伴有强大的号召力,善于调动和利用外部资源为己所用。这样,凭借生态优势,蚁群企业很有可能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下超越以核心竞争力见长的猛虎型企业。

蚂蚁的典型特征是身躯弱小,但有极强的协同组织能力,因此作为一个群体,蚁群的力量不容小觑。当新技术导致产业融合、跨界合作频繁的时候,“蚁群”型企业就很有优势,甚至比核心竞争力强的“猛虎”型企业还厉害。但是长期来看,产业环境的变化是间歇性的,在相对稳定的阶段主要还是要依靠核心竞争力。

 4. “狼群”型企业

同时具备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这类企业不仅自身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善于调动和利用外部资源。如今环境变化特别快,越来越要求企业具有“狼群”的特征。

狼的典型特征速度、耐力都很出众,难能可贵的是协作能力也极佳。这就使它们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都有狼群出没。

二、自我定位和转变提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然后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才是最终目的。

1、自我定位

基于上述优势矩阵理论,我在思考核电行业的公司综合优势如何?自己所在的公司属于哪一个区域?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在哪儿?个人的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又在哪儿?作为个体该如何去做?

这样想象一下顿时感觉危机感、紧迫感剧增,越想越觉得公司和自己就是熊猫。

再联想到公司老总发出的“我们若再不自我革新,就等着丢饭碗” 转型提升的最强音,已经到了必须认真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积极转变的时候。

不仅是公司在自我革新,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一个处室,一个部门,都应该认真的进行一次自我定位和自我反思,发现自己处于什么的一个区域,并设想一下如何自我革新,提高竞争优势和生态优势。

2、转变提升

从优势矩阵图谱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学习狼的精神,像狼群型企业发展。企业要讲前景,就要需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种明显的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整体奋斗。

如今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普及,产业环境和消费者需求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核心竞争力的单一性和刚性问题成了主要矛盾,企业仅仅培养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够了。因此必须注重生态优势,所谓生态,指的是性质不一样的企业和个人在相互依赖、互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共生、互生、再生的价值循环系统。

企业和个人不光需要做好内部价值链活动的优化和资源能力的积累,也要管理外部关系,也就是企业组合商业生态圈元素,协调、优化生态圈内伙伴关系的能力,形成生态优势。生态优势强调共赢,要把饼做大,也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通过上述知识学习和思考,我总结了以下工作心得。

1.向内求索,主动创新。

向内求索就是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建立积极主动的工作意识和习惯,并永葆激情。如何永葆激情?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工作中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总是在别人反复提醒、催促、要求甚至威胁之下才能完成工作,一方面是确实因为工作过于繁重,效率不高导致的,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搞不清是为谁工作,总觉得是在别人工作,因此首先要向自己内心求索,只有转变思想,改变惯性思维,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还看待,这样一切就会顺利了,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永葆激情。当你激情四射的时候,就会想一切办法把事情做好,注意力就会专注,执行力就会提高,工作结果就会高效优质。当把一件事情做好极致其实就是创新,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向外延伸,主动融合。

作为公司一名商务人员,不仅仅只是做好合法合规层面流程控制,更要对合同执行的结果控制,积极的向上下游延伸,增加主动服务的意识,加大彼此的交界面,以自己为原点向周围扩散。我偶尔会听到,“这是商务问题,我们技术参与谈判不合适吧,这是技术问题,商务不建议参与讨论”,这一方面说明公司廉洁工作做得好,责任分工明确,但仔细想想这不都是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吗?但如果站在团队的角度或公司的角度考虑,这还是事儿吗?技术和商务无非就是两个不同角色而已,我们共同目标是拿下合同,干成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问题要一起解决,没有你我之分,只有我们,而且是利益共同体。

最后,给大家分享最近任正非提出的一个非常牛叉的职业名词:合同场景师。合同场景师就是掌握各个层面的信息,什么都懂、纵览全局的人,他自己熟悉场景的每一个问题,在内能综合各方面利弊给老板最合理的建议,在外能联系各方为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达成正确、有效、高质量的合同并不完全担负增长的任务,他们的主要责任是先把目前确定性的工作搞明白,建立正确的高质量的合同。合同场景师是不是就像公司请的专家呢,比如说财经方面的专家、产品解决方案的专家。任正非认为,“专家”不是合同场景师,合同场景师像一本活的百科全书,万事万物装在心里,懂一点的、懂某一方面的,这叫专家,是参谋;懂得多的、熟悉方方面面的,才是能当参谋长的合同场景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