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弱爆了却很有才的男人
他是一个高高瘦瘦,长像清秀,有时柔弱的不忍直视,让人心生恻隐。有时却又坚韧的无惧一切,让人肃然起敬。在他瘦弱的躯体支撑下,我可以明显感觉到那里有颗对希望决不放弃的倔强与执著的心灵,那是有着一个脆弱却又强大的灵魂的男人。
<<钢琴家>>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影片,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二战纳粹党给当时社会所造成的黑色恐怖与对犹太人的催残和屠杀。在惨绝人寰的影片中,我们稍放空自我,让自己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并因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而心怀感恩。
该影片是根据二战期间一个很有才华的犹太作曲家、钢琴家在二战的摧残下艰难度日,最后终于迎来新生,迎来新世界的曙光的一个故事。简述起来似乎很简单,但一旦用视觉去看,你就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潮开始澎湃开来。
这可以说是一部很纯粹的战争片,但我却更认为这是部有关人性的情怀片。
该影片全长大概有两个多小时。所以看的时候还是得有一些耐心的。这种耐心不是说这部影片很烂,让人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把它看完,而是你必须要有一颗比较强大的心灵,去说服自己可以继续往下看。
战争是残酷的,带有血腥的味道,那是恐惧,那是绝望,却也不仅仅只是死亡二字可以描述的了。
现在回想起来仍很深刻的那几幕场景,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战斗力的人,就那么被纳粹党当饭后游戏般玩耍,残害。场景一带而过,很简单,很苍白,但却让人很震惊,很深刻。
男主一家正在吃饭感觉到纳粹党人突然闯进别人家的动静,立马关掉了屋内的所有的灯,并透过半掩的窗户看到了他们房屋对面一家人一个一个被残害的情景,其中还有个因为残疾而不能给纳粹党人行礼而被活生生从楼上丢下去,连带着轮椅,连带着血淋淋的鲜血像水一样淌流着。
男主的母亲因无法继续看下去而痛哭起来,却也只能紧捂住自己的嘴巴,战争中人是不配哭的,哭那不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权利,而大多数人是没有那种权利的。
而后,男主身躯单薄的走在路上,却看到一个小男孩因为想要逃出桎梏,甚至不惜从一个又小又窄的洞里往外逃窜,而后被活活给挤死,虽然男主也想努力帮忙把他往外拉,并不断呐喊墙的另一面别再往里拉了,然而,事实是不论是墙里还是墙外,在战争中都不会有活路,最终那个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孩子还是奄奄一息了。
然后随着镜头我们看到男主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很美丽的波兰女孩,这个女孩是个歌手,因听了男主弹了有关肖邦的钢琴演奏后,而对男主心怀钦佩,并在以后的剧情发展中无私为男主提供了许多帮助,为男主在纳粹党人的催残下仍能存活提供了一丝温情,争取了一丝希望。
当男主想请这个女孩喝杯咖啡时走到咖啡店门口却被门口写着的犹太人禁入而滞足,随后那个波兰女孩说不如去公园走走,最后也被推翻,女孩对此很是愤怒,最后却也无能为力答应了男主说不如就在这里站着聊聊,这样他们就管不到我们了。
阶级与歧视一直都有,只是在战争年代却更是显露的毫无遮掩,一丝不挂。
影片看到将近一半,男主给我的印象仍是柔弱不堪的,不论是干什么事,都给人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说实话,这时我就有点纳闷了,男主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征服观众呢,难道就仅靠那个残酷的二战背景所笼罩下的恐怖氛围来笼络人心,获取人们的同情么?如果是这样,这是说服不了我的,更不可能打动我。毕竟战争片多了去了,比这悲惨的更不少。
然而看到男主每当看到钢琴时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却让我看到了男主万丈的光芒,他那沧桑而又淡淡的一笑像是划破二战那片雾霾笼罩天空下的一束极光,顿时感觉那片混浊的天空变的有些许温暖与柔情了。
原来他的力量不在于外在的柔弱躯体下,而潜藏在他那渴望活下去,渴望可以一直弹钢琴,渴望可以迎接希望的到来的强烈渴盼中。
也是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为什么如此柔弱的他能在当时的那个人人自危的环境下,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冒死去保护他。
其中就包括那个买国求荣的犹太警察,刚开始本想让男主跟他弟弟加入自己的队伍,但没想到会遭到拒绝,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最后的那么一刻竟也为他留存了最后一点善心,在即将把他们全都送去劳动集中营时的危急时刻却出手救了他。这对男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说是那个男子良心突然发现所做下的一个偶然的善良的决定,还不如说是男主本人就有的人格魅力让他心生恻隐而决定帮他一把。
通过这个还有最后一丝良知的男子,剧情往后看,我就对那些冒死相助男主的那些善良友人的动机感觉更是纯粹了,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那个善良的波兰女孩以及她的丈夫,还有他们的朋友所给男主无私提供的帮助,让我见到了除去男主本人的人格魅力后,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人文主义情怀。这种情怀温暖了作为观众的我,让我对男主,对这部影片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影片将近尾声,我认为最是能让我的心为之一颤的并认为那也是影片的高潮所在。影片末尾,纳粹党的一名上校发现了藏在废墟中的男主,他并没有像其他的纳粹党人般残忍冷酷,反而对男主很是儒雅温文,在听完男主的演奏后,这名上校不仅没杀男主,还经常悄悄给男主送吃的,告知男主外面的局势。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小细节是这名上校看到男主衣着单薄而把自己的外套拖下给了男主,这一刻,我感知到了一个纳粹党人的难得的一份炙热的良知,而这份良知在那个背景下虽有些格格不入,却又深入入心。
而就是这么位纳粹党上校不仅冒死给他提供了能够继续存活下去的外在物资,也给他留下了一份对继续存活下去的美好希冀,上校问男主,战争结束后要做什么?男主说他会继续弹琴。
或许你可能认为这是句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我却感知到这句话是两颗真诚的心的相互问候,这种问候打破了国界的歧视,跨越了族群的阶层,这是一种平等,真心的问候。在这声问候中不仅强化了男主对继续活下去的信念,也增强了男主对追求希望曙光到来的执著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