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就是我们!!

2023-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帕尔默教授在前两节给我们讲述个人与机构(制度)的关系,要求人在机构,心不盲从,葆有一颗仁心,让自己的内心景观充盈,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如此,才能成为新专业人士,才能具备拥有本领域的专业能力,还有技能和决心去抵制并帮助转变机构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育变革才有可能真正变起来,革新起来,才能生生不息。

一,机构就是我们

继续啃读,我竟然读到了“机构就是我们”这样的观点!这对我太有冲击力了!

不信您看:

机构所能控制我们生活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内心对最看重的东西的各种细致的推理演算。机构投射在我们工作生活上的阴影,不过是我们自己内心阴影的外现——

如果机构是僵化的,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害怕转变;如果机构是竞争性的,恐怕是我们自己把取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机构对人的需求全然不顾,那恐怕是我们内心也不在意人(包括对自己和别人)的需要。

是呀,仔细想想,这个世界其实只有自己,我们对周遭人、事、物的认知,都是内心的投射和外现。

帕尔默教授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认为培养新专业人士的教育要做的事,是培养能够挑战和帮助转变机构的人,而这机构往往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变革运动(就像新网师学习)不就是号召我们,在现行教育制度和环境下,通过读书和参与学习共同体来提升自我,从而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理解学生,拥有更多的教育智慧,在自我、学生和学科这个铁三角中“行走”得更从容么?能够“过幸福完整的生活”么?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么?

二,重视情感智力

我们平时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智力或者说纯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他们的情感。帕尔默告诉我们,培养新专业人士的教育需要确认一点:学生的情感和智力都重要。

这其实在提醒我们,认识我们的情感,重视我们的情感,这才是葆有一颗仁心的前提。

帕尔默教授着重指出,新专业人士会比常规人士更加充分的理解人心充盈活力的原理,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拥有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可忽视,因为“人心齐,泰山移”,这“仁心”能够以非凡的方式重建我们的机构乃至世界。

新专业人士能够做到像重视认知智力那样重视人的情感智力——打破唯知识论,把人看做人,而非学习(工作)的机器。

这,不就是“以人为本”么?

知识是从内心世界和外部事件的复杂交互作用中产生的。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尊重和关注人的情感,尤其是痛苦的情感,像焦虑、愤怒、内疚、忧伤和疲惫。

身边的孩子越来越跟老师、家长保持距离,甚至不沟通、不交流,也许就是因为孩子们这样的情感尤其是负面的情绪没有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起码被包容,明明熟悉,却变得变得越来越陌生。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这个机构(环境)中,怎能有安全感?安全感缺失的人,怎能把本职工作(学习)做好?

这不就是一边儿逼着马儿跑,一边儿还不给马儿吃草么?

孩子们还小,我们是成年人,就应该引领孩子们学习探索自己的感受,这感受包括他们的学业、他们自己、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同学(老师)这“三驾马车”构成的学习环境,更包括他们对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感受,包括悲伤、难过、无奈、无能为力……学会认识它们,正是它们、接纳它们,这样就能接受那怕暂时成绩不太好也仅仅是暂时的,未来可期,一切皆有可能。

身为教育者、长者的我们能透彻的理解这些,能了解并理解孩子们,彼此能友好相处,哪儿还有问题孩子、问题学生呀?

这就是一种觉知,“觉”这个字,上边是学字头,下面是见,合在一起就是学着看见。

看见自己的感受(情感),看见孩子们的感受(情感),感受(情感)得到尊重和关注,感受(情感)就能转化为行动,成为挑战并改变所处机构(环境)的能量之源。

有了这份自内而外的动力,孩子就能燃起来,动起来,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有了这份能量之源,我们也能燃起来、动起来,改变一味抱怨、嫌弃外在环境“不友好”,先做好“自己的事”,而非越界干涉“他人的事”,更不会自不量力妄图改变“老天爷的事”(张德芬老师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曾告诉我们,人生知识无非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和老天爷的事,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不越界,则世界秩序井然)。

好的教学需要关注情绪,尤其是恐惧的情绪(安全感缺失),若恐惧的情绪掌控一个人,不仅会引发理智瘫痪,还会造成意志瘫痪,从而严重的束缚了一个人锐意进取(变革)的能力。

《教学勇气》这本书真的阅读、悦读、越有味道了。

好书就是这样的耐品、耐嚼。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