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也爱写小说汉之西

【历史】汉之西(36)

2018-06-15  本文已影响26人  梅溪小童

第三十六章  韩仙出征

        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韩信率兵直杀魏国,攻打魏王豹。

        跟随大将军韩信出征的有曹参、灌婴、傅宽等将领。

        魏豹把他的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山西省西南端永济市),并将蒲坂西边的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的黄河渡口堵塞,准备在那里对汉军进行阻击。

        韩信知道这一情况后,故意在临晋黄河渡口排列战船,假装要在那里渡过黄河,而主力部队却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市南)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魏国的安邑(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将计就计”、“声东击西”被两千年前的韩信玩得出神入化。

        魏豹对韩信的行动始料不及,他获知汉军在安邑登陆的消息时惊慌失措,带领军队仓促迎击韩信,魏军大败,魏豹被韩信生俘。韩信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平定了魏地。

        然后,韩信派人把魏豹押送到荥阳,再根据刘邦命令,把魏豹原有的国土改置为河东、上党、太原三郡。

        这是韩信第一次单独带兵作战,过程和结果都近乎完美!

        按理说,此时的韩信应该班师回朝,凯旋而归了。但是,韩信没有这样做,他在带兵作战过程中体会到了以前没有过的快感和成就感,以前压抑在心中的屈辱、苦闷和才能似乎都在运筹帷幄、冲锋陷阵的过程中得到了释放和发挥,所以,他不想这次单独领兵的机会就此结束。

        他派人向刘邦请求增兵三万人,表示愿意北上为刘邦攻克燕、赵、代等地,向东去攻打齐国,往南断绝楚军的粮道。

        刘邦正在荥阳和楚军僵持,军事上毫无进展,接到韩信的请求后,他也觉得如果能够开辟第二战场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准许了韩信的请求,并派张耳与他一起领兵东进,往北去攻打代国和赵国。

        为什么要派张耳和韩信一起东进呢?因为赵国有陈馀嘛,不是有句话叫“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嘛。

        公元前205年为闰年,闰九月,韩信轻松击垮代国军队,在阏与(山西和顺)抓获了陈馀派去驻守代国的相国夏说。

        当韩信准备继续攻赵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刘邦派人来把他的精锐部队全调去荥阳抵御楚军。

        相比于几个月后,刘邦这一次的夺兵行动可以说进行得相当的文明。同时,刘邦的调兵行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有意无意。

        或许,他对谁都不放心,尤其是对非沛县将领更不放心。所以,他要牢牢地掌握着军队的指挥权。

        韩信虽然军队少了,但毕竟还剩下一些老弱残兵。刘邦调走了他的兵,他就自己在魏、代等地招兵。况且,他身边还有个在赵国做过丞相的魏国人张耳,对赵、魏都很熟悉,招兵更是轻车熟路,不久,韩信、张耳又聚集了军队几万人。

        这几万人虽然是临时拼凑而成的,战斗力不高,但对韩信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因为,他是兵仙!

        现在,韩信要继续踏上他的征战之路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一心想置张耳于死地的陈馀所在的赵国。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冬天,天气很冷。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士兵攻赵。

        代王陈馀此时也被称为成安君,是赵国的实际决策者,他和赵王赵歇获悉韩信、张耳带兵攻来后,立即着手防御,在赵国的井陉口集结了大量部队,号称二十万。准备在那里对汉军进行阻击。

        井陉口在哪里呢?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太行八陉)之一,位于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通道,易守难攻,且不利于大部队的行动。更为险要的是,这条通道在离井陉口不远处,有一条河(绵蔓水)横亘其上。

        井陉口是汉军攻赵的必经之路。

        兵力雄厚的赵军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就等着韩信军队钻进他布好的这个口袋。

        赵国有一个被封为广武君的人,叫李左车,很多文章上提到他是被后世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赵国将军李牧之孙,但我实在是查不到这种说法出自何处。

        如果李左车真是李牧之孙,那么虎父无犬子,同样无犬孙。

        他在井陉口向陈馀献计:“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血洗阏与,如今又有张耳辅助,要夺取赵国。这是乘着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然而,千里运送粮饷,粮草就会难以为继,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如果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井陉这条道路,狭窄得两辆战车都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汉军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如果您拨给我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而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那么他们向前不能作战,向后也无法退却,在荒野什么吃的东西也找不到,用不了十天,韩信、张耳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能考虑用我的计策。这样您一定不会被他二人俘虏。”

        张耳、陈馀两人为什么在秦末汉初这么出名呢?因为他们是读书人,和以企业家和高官为所谓“知名人士”的现在社会不同的是,那时候能够称为名士的人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读书人,一类是游侠。

        读书人为什么会成为受人崇拜的的名士,因为人们认为他们具有书中所教导的气节。

        但是,有的人书读多了就会变傻!

        陈馀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不知道变通的刻板书生,这也是他一辈子死咬张耳,不知道顺时势而变的原因。

        他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敢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他们已经极其疲惫。如果我们回避不出击,等汉军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并且各国诸侯们也会认为我胆小,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

        他不采纳李左车的计谋。因为,他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是不会使用欺骗诡计的。

       腐儒!

        我们的老祖宗知道会有一些书呆子在用兵时会不知变通而吃亏,特意为他们造了一个词:兵不厌诈。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让这些书呆子在用兵时摆脱道德的束缚,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让祖宗白费苦心。

         兵书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可以让你赢,也可以让你败。关键在于使用兵法的人。

         尽信书不如无书!知兵法并不等于会用兵法。

        很多时候,决定一场战争胜负除了自己的运筹帷幄,还在于对手的决策,韩信很幸运,因为他的对手是陈馀,更为幸运的是,还有一个李左车。

        一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即将精彩上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