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宋江,你会接受招安吗?
水浒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这个地方原来是柴进为白衣秀才王伦等人准备的。后来晁盖在怂恿林冲火并王伦以后便发生了变化,尤其在宋江上了梁山以后,梁山之间的势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终宋江在晁盖死后便成为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但梁山众人随着招安而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尤其在征讨方腊时死者有七八。最终宋江也没有摆脱鸟尽弓藏和兔死狗烹的下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宋江,你会接受招安吗?
宋江哥哥首先我不会接受招安,因为当时梁山已经将高俅等人得罪光了,而这些人又在朝廷里执掌大权,你觉得如果被招安能有好果子吃吗?因此结果也正如预期的情况发展,宋江在被招安后便处处被高俅针对,最终宋江被高俅等人害死,卢俊义也被高俅等人用水银毒死。更有很多无辜的兄弟成为了招安的牺牲品,除了关胜、呼延灼这种关系户,其他基本都很少有善终的。而这种主庸臣坏害贤良的事情在历史上也并不少见,比如朱棣、朱高炽等人都不舍得杀的于谦,却死在了石亨和朱祈镇的刀下。
如果当时没有接受招安,起码能活得快活一点,能不用那么快死亡。而根据历史证明,只要他们再坚持一段时间,那么靖康之变就能让梁山兄弟获得转机。因为方腊死亡的时间是1121年,而靖康之变发生的时间是1127年。这六年中,北宋君臣都自顾不暇,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剿灭梁山兄弟呢?因此这条路也是当时梁山最佳选择,但却不是宋江理想中的最好选择。在宋江的心中,如果自己接受招安,那么必然是加官晋爵,这不比以前的押司好多了吗?但他高估了北宋王朝对降将的容忍度,最终狼狈出局。
林冲哥哥其次,成见就是一座大山,自古以来有几个投降善终的枭雄呢?我们就拿亡国之君来说,基本操作就是给予高官厚禄,然后在十几年内死亡。也就是刘禅这种低能儿二傻子才会善终,有人还将其称为聪明。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会以乐不思蜀苟延残喘,而是在蜀汉时期励精图治,不重用宦官黄皓,不在敌军重兵压境时不派重兵支援汉中,更不会听信宦官的话以鬼神抵御邓艾的魏兵,这样任用奸佞的昏君聪明在哪呢?
而且你即使真的没有造反的打算,但皇帝和朝廷会相信吗?秦时明月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当你有造反的能力时,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因此解决这种潜在危险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卸磨杀驴,因此宋江招安的结局其实很早就预示了。即使梁山好汉没有再征讨方腊时死亡,他们也会慢慢被朝廷害死。而偏见这种东西千百年来都不会消亡,不管你如何表现,都无法改变你在他心目中的标签。换句话,不管宋江拥有什么样的才能和功绩,都不能改变大多数人心中草寇的帽子。
晁盖呵呵最后就是北宋重文轻武的时代风气,宋朝是读书人最喜欢和阿谀奉承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只要你会跪舔,那么你的成就足可以超越再现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宋朝的这些仁宗、真宗封号很高,但他们对内不能让百姓富足安康,对外不能横扫六合,在西汉像刘病已这样的君主都只称宣帝,他们又何德何能呢?宋真宗还恬不知耻的去封禅,结果泰山成为了后世历代君主的耻辱。宋朝好的也就是汴梁和临安,都城之外因沉重的赋税饿殍遍地,因高昂的物价生活窘迫。宋朝的物价隋唐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这样的数据有什么意义呢?
而宋朝武官的巅峰就是狄青了,他的官职做到了枢密副使,但即使这样还是被文臣弹劾流放。甚至狄青的文臣好友都选择支持弹劾狄青,因为在宋朝文人的心中,武人如果地位太高,那也会威胁宋朝的江山。因此宋朝的武将很尴尬,地位不高施展不出才能,地位高了后又乌纱不保,这样的氛围能屡战屡胜就见鬼了。因此宋江像在这样的时代平步青云,可能吗?同样是一个民族,唐朝李靖等人可以大破颉利,明朝的常遇春、蓝玉可以横扫北元,而宋朝却在与西夏的战斗中屡屡失败呢?这些不是没有原因的,当一个时代畸形时,大家都必然是牺牲品。
这是坏蛋还有人说如果梁山好汉投奔方腊与其合兵一处推翻宋朝不是很好吗?很显然你是小看了人性,当梁山缩小时或许方腊能容你,但当你的功绩威胁方腊的地位时,他还能容你吗?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以前,杨秀清和洪秀全也是好兄弟,最后还不是刀兵相向了。而且方腊的实力太过于弱小,即使两个人合兵一处,也不见得能打败宋朝军队,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我认为,维持现状不招安才是正道,那么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