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了,就算“浪费知识”又如何!——你不必读完一本书
我们常有一个很深的错觉和不安:一本书一定要读完。而且当我们不读完,我们就会深深自责,好像有愧天地。
这个直觉的背后预设了一个前提:书好比是食物,食物一定要吃完,不吃完就是浪费,所以书也要看完,不看完也是浪费。浪费是可耻的。
其实把书比作食物,是很好的类比。人其实就是不断“吃”信息和知识的机器。但是我们可能什么食物都吃而不挑选吗?显然,坏的变质的食物我们不吃,垃圾食品我们不吃,不喜欢吃的不吃,太难消化的不吃。所以,我们挑易消化且营养的好食物吃。世界上的食物何其多,我们只会吃其中一点而已,大部分的食物我们只是看看,偶尔试试而已。我们现在吃的食物是经过先人们选择的结果,他们告诉我们什么能吃,什么营养,我们照着做就行了。但我们忘了,某种食物能吃,也是通过跟其他食物对比而来的,如果不是吃了一堆食品,又如何知道哪个是营养的呢?不尝试不比较,哪里能知道好坏呢?
别慌了,就算“浪费知识”又如何!——你不必读完一本书回到读书,为了看好书,接受优质的可信的信息,我们必须去挑选。然而筛选书籍,我们一般依赖两个方式:时间和权威机构。古老的书,经过了时间考验的书,一般质量更高,但也不一定。权威人士,他们验证过知识的真伪,自己有经验,他们选的书一般不差,但人都会出错,也不能完全依赖。所以,为了切中自己的需要,我们必须自己去选择书籍,自己去比较判别,而这就需要大量的书籍为前提,你没有比较过很多书,你怎么能把好书挑出来呢?我们很多时候的读书,其实真正来说就是在挑书。要读书,首先得培养自己挑选的眼光和品味,而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挑好了书,也不可能每本都读完,其实根本不需要,一本书不是所有内容都有价值:有你知道的,有你不知道的,有有用的,有没用的,在一本书中,我们也要挑章节来读,不是每章都读。到最后,真正有用的可能就几句话乃至几个字而已。但是,就这几个字,若能被吸收,内化成优秀习惯,那么则真的成了你的了。那几个字,背后可包含着巨大的信息。所以,曾国藩说:藏书不可不多,而读书不可不精。
读书,无非跳读和精读两种。跳读,很重要,这是判断和挑选的关键。不会跳读,不能比较优劣。我们不可能随便拿一本书就去精读,那太傻了,也浪费时间。我们凭什么判断书的好坏,知识的优劣呢?1.对比。同类书中对比,看哪个更有理有据。2.逻辑。一本书若逻辑清楚,表达准确,则可信的多。3.态度。作者的态度若是真诚的,而且费了好多精力去写,那么也可信。所以看书先得看序言和后跋。4.验证。我们如果有相关经验和知识,我们马上就能断定其优劣。若没有,我们就得按照书中内容去操作、实践,以验证真伪好坏。比如科学就通过双盲实验来验证,如果能通过实验,则可信。精读就需要验证。
精读是把精力集中在一点,然后去实践去验证。精读与行动是相关的。行动包括:说话、书写和操作。我们读了一本书,最好的精读应该是马上去分享,去跟别人说,去组织语言表达,甚至自己去写心得,去写书评。最关键的是对自己的生活有帮助,能改变自己的习惯,使自己变得更好。
一般人读书,都不会跳读,只是在那看,一个字一句话,按着书中文字的排列顺序被动接收,这个是非常低效的方式。说明他在看书的时候,没有在思考,更关键的是,他没有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读这本到底要干啥,是解决一个疑惑,还是只在寻求共鸣和心理体验。如果是后者,一般是在读诗,读文学作品,那么精读的方式有所不同,即不必那么清楚明白,只要能激发想象和给人心理体验即可。但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激发你,可见我们也在跳读中,除非你有相关经历,或自己也去照着尝试经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