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什么机会,事后证明那确实是机会的?你当时为什么错
在2018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他在电视上看到采访紫光国微的老总,觉得紫光国微这家企业一定很厉害。
我听了之后,立刻搜索了一下企业代码,看看K线,选定买入价格大约35元等待买入。
没有过多久,就到了点位顺利买入,然后就预设委托卖出61元,几次三番的折腾之后就全部卖出落袋为安了,挣了一点小钱。如今紫光国微的价格已经从最高点250.5回落到88.49了。
中间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企业的财报和其他信息,当时也看不懂财报,不知道看那些关键信息。
同样是这个情况的企业还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等。宁德时代的买入价是69元,卖出价85,不到两个月落袋为安,沾沾自喜了很久。却没有想到高点达到692元,即便是目前回落也有195.5元。
这些企业都是朋友推荐的,可是我没有认真研究,只是听说之后,小范围的买了一点,搭便车挣了一点小钱。
这点事在我心里想过很多次,我一直在想自己为啥能够多次完美错过这些好的企业,我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直到今天我其实也没有完全想明白,但是我还是先写出来,想到一点就先记录一点,一边下一次再想到了在记录。
1、当时不知道该如何研究企业,做出的决定都是再拍脑袋。无论是买点还是卖点,都从看过去的情况,等于是开着后视镜再做决定。
那些初创的好企业都还没有经历大规模上涨的机会,而我也就没有胆量预测他将来会上涨到什么程度,10%也就成了我能够期待和承受的临界点。
2、最近两年慢慢学习摸索财报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把自己以前犯过的错误拿出来研究一下,总结一下,所以也就没有太大的长进,买进卖出还是原来那点方法思路。
3、最近两年因为口罩原因,关于看财报的课程稍微多听了一点,觉得自己对于一些关键参数有了一点认识,在选股的时候也就慎重了一些。可是在市场上被深套的还么有解套,我又不愿意割肉。手头的资金有限,还要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波段。
4、从今天开始,仓位设置为40%,剩余的资金只能等待大事发生之后再说。日常中的关注企业一定要多研究他的roe等参数,为大事发生的时候设置好预期。
5、目前持仓的企业想要保留的只有三个,分别是分众传媒、红旗连锁和兴业银行。准备买入的企业新澳股份、宇通客车。
6、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对于机会把握的教训,其实认识的也非常有限,仅仅是觉得自己对于企业研究的不够罢了,除此之外的因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我觉得还有自己太过贪婪的原因,稍微看着差不多的企业都想买一点,结果最终就是被套牢,还耐心不够,一旦解套之后就赶紧清仓,白白的错失了很多机会。
具体来看有这几个,新华网、顺网科技、三七互娱等等,其实都是重大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