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张翔解读孙子兵法连载小说

张翔:如何运用夺心夺气助你事业成功024孙子兵法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5人  张翔读一本书写一本书

你好,我是张翔。读一本书写一本书概念创始人、实践者、推广者。目前正在一字一句的解读《孙子兵法》。这是读一本书写一本书,第024篇原创文章。

原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气,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张翔解读:


对于敌方三军,我们可以挫伤他的锐气,可以使他们丧失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我们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以使他丧失斗志。

敌人早上刚到,士气必然很旺盛,等他陈兵到中午的时候,则人力匮乏,等到晚上的时候,人心思归,其气已衰。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就要避开敌人刚来的时候的锐气,要等待敌人松懈疲惫的时候再去打他,这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

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

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等待长途奔袭的敌人,以我从容应对仓促疲惫的敌人,以无饱食之师对待饥饿之极,这是懂得并利用自己之力以困敌之力。

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队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靠丘陵的敌人,不要做正面的仰攻;对于假装败逃的敌人,不要去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诱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离的部队,不要去阻击;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的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这一段孙子讲的什么呢?

◎讲的是两夺四治八勿。



一、什么是两夺?

两夺就是夺气夺心

(1)什么是气?

气。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这个东西?

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

其实这个气和军队的气是差不多的。

都是说的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精神面貌的状态。


我们再想一想,邪气凛然和正气凛然。是不是我们就能够明白这个气,说的是什么了?

我们再举一个前面说过的曹刿论战的例子。

曹刿论战当中曹刿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劫我盈。故克多三军之气。

当然啦,前面也说了,他还结合运用了金鼓旌旗两套指挥系统。他才敢说可以攻击了。这个前面的文章有解释,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果你还不理解这个气,我们可以再讲一个比较简单的极致。

当领导问你和你的同事,准备好了吗?

其实你们两个都没有准备好。

你实话实说,羞涩的摸了摸自己的头,畏畏缩缩的说:“领导我还没有准备好。”

而你的同事却立正敬礼,中气十足的说:“报告领导,时刻准备着。请指示。”


你说,你是不是就没气了?你不仅在你的领导面前没有气了,在你的同事面前更没有气了。

本来你和你的同事都没有准备好,水平都差不多,但是因为你没有气了。然后你们做的结果就差了很多。

你同事十分的水平可以发挥12分,你十分的水平,只能够发挥五六分。

这样一来。你就只有别人一半的水平。

这种事情很常见吧?

这就是夺气。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平时的时候我们叫你大街上去骂人,你可能张不了那个口。

但是当你非常愤怒,非常气愤的时候。你在大街上和别人斗殴都没问题。

这是为什么?

就是有气。

那些激情犯罪,激情杀人其实就是有气。

这些人只知道如何积气,不知道养气、用气和治气、夺气人。而且最可悲的是他们积气的方式是被动的,是通过外部的环境刺激而来的。

这就是我们古代夸一个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就说这个人养气功夫好。

关于养气的功夫,主要分积气、养气、用气、治气、夺气。这就是另外一个比较宏大的问题。今天不谈。


而我们这里讲的三军可夺气。讲的就是用气和夺气的功夫。用气和夺气。

就是积累我方的士气,让我们的士兵从一个骂人都觉得不好意思的人变成一个敢于血溅五步的人。
让对方的士兵从一个敢于一言不合,血溅五步的人变成一个骂人都觉得不好意思的人。
这是夺气的一部分。


当然了,孙子讲的夺气,是从时间上进行分类。分成了早中晚。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避其锐气,击其惰气。

气,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可以是气概、气节、气魄、气派、豪气、怒气、义气、英气、正气、锐气、财气、和气,勇气、志气。

我们要夺气,就是让这些正面的气变成一种负面的气。就是让你乐观的精神状态变成一种悲观甚至绝望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夺气的本质。

(2)什么是心?

心,就是一个人的想法,一个人的意志,就是一个人的情绪状况。

比如我们的心是和什么连接在一起成词语的?

心思,心情,心智,心灵,心神。

夺心,就是破坏你的心思,破坏你的心情,破坏你的心智,破坏你的心灵和心神。让你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

举例:还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那一个例子。就是后汉的时候寇恂讨高峻。高骏派皇甫文为使去试探寇恂,结果被杀了。高峻第二天就投降了的那个故事。

我当时还说这是灭其智,亡其胆,乱其谋。现在还要加上夺其心与气。

这也算是上兵伐谋的核心吧。

完整的上兵伐谋就是:

灭其智,亡其胆,乱其谋,夺其心与气。


再举一个破坏对方心智的例子。

每一次我们参加重大比赛的时候都会有人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你不要有压力。

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很和谐对吧。

哈哈,这样说的大部分人都是拿不了多好名次的。

真正相信这一套说辞的也绝对得不到第一。

那些得到第一的人,如果他也这样说了。他自己也绝对不会相信这一套。只是想安慰一下你们这些失败者。

具备有拿第一的潜质的人,绝对不是来玩一玩,来划一下水。来打打友谊赛的。

具备拿第一的潜质的人都是冲着冠军去的,都是冲着赢去的。不然那些奥运会上的冠军,他为什么要吃那么多年的苦?他为什么要每天都去训练?

既然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那还搞什么比赛?

大家唱唱歌,跳跳舞,喝喝酒,交个朋友不就行了吗?

结果,那些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想法去比赛的人。不仅没有打好比赛,也没有收获多少友谊。

因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友谊都被前三收割了。他们分别是金牌、银牌、铜牌。

哈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不是掩耳盗铃啊!

这其实就是夺心。


就是让你们那些平时不努力,意志不坚定的人,更快的被淘汰掉。不然的话,你一个打友谊赛的也天天拼命的训练,也想拿第一,这让别人感觉压力很大呀。

而打仗的时候,将军可夺心。其实就是让你用打友谊赛的心态来决战。这是夺心的一种用法。

还有一些其它用法。比如围魏救赵。就是让你知道你老家出事了。你还不赶快回来?这其实也是夺心。

王阳明用过这一招去平了宁王之乱。
王阳明听说宁王造反叛乱。当时宁王正在大力攻打安庆。然后经过分析之后。王阳明直接就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

他的部下就说南昌放弃就放弃了,咱们要打天下,到时候整个天下都是我们的。丢一个南昌丢了就丢了。

结果宁王六神无主。放不下南昌。图谋造反十年,结果35天就被剿灭了。

再说一个比较简单的就是我们一些传统的武功在练习的时候会配合声音,大喊大叫,以及大力拍掌,大力跺脚的动作。

这是为什么?就是夺心夺气,随便声东击西,如果你被他大力的拍掌声所吸引,那他的脚就毫不客气的踢到你。如果你被他大力跺脚的声音所吸引,那他的手将毫不客气的打到你。

大家都看过李小龙传奇吧,知道李小龙喜欢怪叫对吧。而且是突然性的怪叫。

这其实就是乱你心神,夺心。

这个不是乱叫,而是要把握好时机和节奏。通过怪叫打乱对方的节奏和对时机的把握感。

好了,这就是夺心的部分。



二、四治是什么?

四治,就是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还记得我前面说过的取胜五法吗?
也就是:侥胜、险胜、智胜、力胜、势胜。

力胜和势胜是基本面,侥胜、险胜和智胜是操作面。

这里的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气,此治气者也。说的就是势胜。你的部队精神状态比别人好,你的部队势能比别人大,你就容易胜利。

这里的治心,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说的就是智胜。你的部队知道等待,你的部队更有耐心,你的部队更有纪律,你就比别人更容易取得胜利。

这里的治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说的就是力胜。你的部队知道消耗对方的体力,让对方的体力相对于你的体力来说更差,让对方的状态相对于你的状态来说更差,你就比别人更容易取得胜利。

这里的治变,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就是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让你不要去侥胜和险胜。不要去做那些没有把握的事。不去打没有弱点的敌人。

就这么简单。

那个治气和治力有经常是一起运用的。
因为有气则生力,无气则无力。最多有气无力。你没有听说过我什么时候没有气,还有力吧?

不仅人是这样,机器也是这样。你看那些内燃机、蒸汽机、千斤顶。都是在狭小的空间之内改变气,才制造出力。

杜牧提到过一个治气和治力的案例。

唐太宗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时候,窦建德很有忧患意识啊。怕唇亡齿寒。就带着大军来救王世充。

和李世民在氾水的东边对峙。李世民看窦建德的大军,横亘数里,兵势强盛,然后就在山上,对诸将说:“贼度险而嚣,是军无政令;逼城列阵,有轻我心;按兵不动,待敌气衰陈久卒饥,必将自退,退而击之,何往不克。”

李世民的办法就是让窦建德这些大军,先站一会儿军姿。累他一累,饿他一饿。他们饿了,自然就会退去,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打他。我就不信打不过他。

结果就是窦建德的大军站了一天的军姿。士兵又累又饿,开始坐在地上,又到处抢着喝水。李世民一看这个状况,就知道你们坚持不下去了,说可以打了。

一战生擒杜建德。

还有一个治力的例子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赵括他爹赵奢和秦军作战,离地50里扎营。让敌军先跑一段。就是治力。



三、什么是八勿?

八勿,就是八个注意事项。

分别是勿向、勿逆、勿从、勿攻、勿食、勿遏、必阙、勿迫。

虽然说并不是八个勿。但是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简称这是八个注意事项是八勿。它们分别对应八种情况

高陵、背丘、佯北、锐卒、饵兵、归师、围师、穷寇。

这一段,很多人觉得很难理解。觉得很难运用。觉得什么情况是饵兵,什么是佯北。这个非常难判断。

其实你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

新手杀敌,高手败敌,顶级高手诱敌。



你就能够很轻松的能够掌握这些注意事项。不会犯这些错误。

只有当我们杀敌心特别重的时候,我们才容易犯这些注意事项强调的东西。

当我们败敌心特别重的时候,我们犯这些注意事项要少一点,但是还是会犯错。至于自己会不会失败,就看你的敌人能不能抓住你犯错的机会。

当我们只有诱敌之心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会犯这些错误。因为这些错误都是来自于杀敌心切。来自于求胜心切。

当你杀敌心切和求胜心切的时候,就是你被动的时候。

这就违背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原则。

这个时候我们就容易失败。

而当我们只有诱敌之心的时候,我们就是掌握了主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马谡(su)。

他就是杀敌心太重了。

本来有更好更保守的办法。诸葛亮只是让他去防守,不是让他去进攻。

但是就是因为他杀敌心太重了。太想建功立业了。所以就把兵力冒险的布置在街亭上。

本来以为有地利。结果谁知道他不结合实际。被张郃火攻烧山啦。

这就是因为他杀敌心太重。就容易犯错。

(注,历史上没有挥泪斩马谡。而且马谡没有去向诸葛亮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不过这不重要,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张翔读一本,书写一本书,概念创造者。
《孙子兵法》第七篇《军争篇》,我们今天就解读完了,从明天开始我们解读《孙子兵法》第八篇《九变篇》。


点击阅读原文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