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残酷的青春——《血色浪漫》
没有炮火的年代,一代人的青春挥洒在武斗与呐喊声中,这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的浪漫在血色昏黄中弥漫成昨日的记忆,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心随波而动,却发现,青春不过是一场绽放到极致却结束得太仓促的事。
看到最后,有一种很清晰的感觉,就是那种想哭又哭不出来、心里压着的感觉。我想,这应该就是那个年代的人最真实的一种状态了。背负着那么多的压力,经历了那么多的变数,面对着生活给予的那么多的绝望,然后在缝隙里一次又一次地扣出点希望 。
我有点理解了为什么上一辈的人总叹息着一辈不如一辈,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了。相比之下,我们真的太脆弱也太娇情了。我曾很多次地想过假如让我重活一次我要怎么活,每次都往我向往的经历去想了,当然也无一例外都是好的。所以当李奎勇说他还想当李奎勇,还住那破大院,还伺侯他妈,还玩命地去赚,我忍不住地流下眼泪。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很多人佩服那些能沉着的讲述自己苦难的人,觉得他们坚强,就像在讲与自己无关的事一样。可在我看来,那是因为他们都走过去了,都经历过了,才能如此从容。苦难一旦变成了回忆,就不再是单纯的苦难了。那是一种经历,总会掺有怀念的色彩。可有多少人愿意再经历一遍呢?假如知道再经历一遍还能这么地从容吗?
我能理解钟跃民因为害怕受伤害而辜负一个又一个女人,那是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也曾同情周晓白用情太痴而捆绑了自己,也羡慕过秦岭能得到一个如此害怕要对女人负责的男人这么长时间的牵挂。可最终还是佩服高玥的勇气,那是一种最单纯的爱情,不求也不问,仅仅就是爱着。因为爱着,就可以放开钟跃民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然后耐心地等着有一天他玩累了回到自己身边过日子。她真的就像是钟跃民幻想的那种能跟他一起去要饭或者爬神农架的女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应该是最勇敢的事情了。
我有点迷上了那个年代的青春时光,黄土地上的荒凉气息,高亢悠扬的信天游,苦难中相互扶持细水长流的爱情,最让我着迷的是他们的乐观、坚强和不服输的劲头。就像钟跃民说的:人总有走背字的时候,是爷们的,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