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想法散文

一个家走上坡路的表现

2019-06-18  本文已影响4人  9a28ffe1c9f4

我们常说,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却是相似的。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认真观察每一个幸福的家庭的背后,会发现他们都有以下三个表现。

知勤俭

有人在解析《红楼梦》的贾府之所以走向衰败时,就谈到其中一个原因:贾府上下安于富贵者多,努力持家者少。

贾府成为诗礼簪缨之家,钟鸣鼎食之族,靠的是宁荣二公的奋发图强。

可观其后代,从贾敬的一心炼丹、贾政的碌碌无为,到贾珍、贾琏的吃喝嫖赌,一代不如一代。

一道对贾府来说稀松平常的螃蟹宴,便须花费二十多两银子

以至于刘姥姥感叹道:“这一顿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若是这样的奢华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来支撑,亦是可以理解。

可是偌大的贾府,从主子到奴才只会放纵享乐,不懂勤于进取,家道中落就是不可避免的事。

一个家再一穷二白,只要齐心协力去努力,总会繁荣起来。

一个家再拥有金山银山,也挡不住坐山吃空。

《曾国藩家书》直言:“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无论是朱门绣户想百年传承,还是瓮牖绳枢的贫穷人家想否极泰来,都离不开家里每一位成员的克勤克俭。

我家那边的街坊邻居总以林伯伯家为榜样。

林伯伯白手起家,四处闯荡,因为他踏实能干,很快就有了一番事业,前年锦衣还乡,在家乡这边投资了一些项目。

在别人竖起拇指夸他厉害的样子,林伯伯却总笑呵呵地说:“这里也有一份功劳是我老婆的,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我才能去折腾我的生意。”

琢磨一下不无道理。

一个勤俭持家,另外一个刻苦耐劳,互相扶持,共同成长,一个家才会兴盛,不然独木难支。

所以说,只要我们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己的分内事做好了,一个家自然会慢慢兴旺起来。

重健康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的健康是属于整个家庭的。

深以为然。

一旦谁得了一场大病,全家的心就系挂在他身上。

叔本华说:“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

其实,一个家庭的幸福也是如此。

我那当医生的哥哥说起过他接手的一位胃癌晚期的病人。

病人自己经营着一家颇为有实力的公司,贤惠温婉的妻子做他的贤内助,然后膝下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一家子其乐融融。

可这一场大病却让一切美好戛然而止。

在病人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一家妇孺老少们围着病床哭天喊地。

我哥叹息说:

他们不仅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一场大病就可以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所以才会说医院的墙壁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的祷告,而那些祷告声都是爱你的人发出的。

且不论这样的生离死别,有时单单小病小灾也会让家人愁得左右为难。

比如我一个同事就经历过这样的事。

他妻子因为生病住院三天,他只能扔下手头的工作寸步不离,因为耽误了工程的进度,不仅挨了领导的批,还扣去了当月的绩效奖金。

所以说,好好吃饭,好好运动,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爱的人。

父母照顾好自己了,雏鹰才能更放心地去搏击长空;

子女照顾好自己了,才不会儿行千里母担忧。

一个家庭,只要每个人没病没灾就是一种幸福,钱没了可以再挣,但健康没了什么也都没了。

求和睦

上周末,一个朋友在家里受气跑出来跟我诉苦:

一会儿骂我没把孩子照顾好,让他磕破了皮。一会儿又嫌弃我,饭菜做得不够味……从不夸一下我做得好的地方,有的尽是埋怨,在家里待得难受就跑出来了。

我不由得心里感慨。

一个家虽说少不了柴米油盐的琐碎,少不了生活风雨的颠簸。可若是事事都抱怨,只会让家里乌烟瘴气。即使是毫无恶意,也会使对方心生不快。

洪应明在《莱根谭》里说:

家人有过,不宜暴扬,不宜轻弃……如春风之解冻,和气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

的确如此,遇到问题时,不轻易苛责对方,用更为稳妥舒服的方式去处理,一个家自会欣欣向荣。

我一直很喜欢英国的手绘动画电影《伦敦一家人》。

电影中的夫妻俩一起经历贫穷、战争和离别,虽然也会有三观不同时,也有分歧红脸时,但自始至终不离不弃,成为地方最大的依仗。

最后,原本一穷二白的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小家,圆满地度过余生。

来源 | 浮在天上的猫 十点读书

何为家?

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你掬一抔温暖,你给我三分欢喜。

一味地指责对问题于事无补,又再次伤害了最亲近的人。

不得不承认,遇事不责备才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家,我们奋斗的动力,我们生生不息的温暖,我们最终的归宿,是一个人要羁绊一辈子的字眼。

一个美好家庭的经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碰到麻烦事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遇到欢喜事时,一起欢乐,一起笑。

冰心说:“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只有把家建设好了,家就是你抵抗任何风风雨雨的最大依仗。

回到家里,有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有家人的温软言语,世间幸福,不过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