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书笔记,核心是检查,重点是改进
《刻意练习》这本书,当年很火。几乎人人都知道这本书。
特别是其对非常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的解释。
“一万小时定律”,讲的是,一个人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刻意训练,都可以成为某项领域内的专家。
但是呢,普通人每天上班1万小时,也不会成为自己工作领域的专家,这是因为,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核心是刻意训练,而不是那1万小时。
那问题来了,既然随意练习是不行的,那有目的的练习是不是就是刻意练习了呢?
也不是。
有目的地练习,只是有了一个练习的方向。相当于,咱想去罗马,随意走肯定到不了,但是呢只知道方向,是向西,也不行。
还需要指南针,以及足够的步数和时间。
只走1万步能到吗?只走1天能到吗?
当然不可以的。
具备这些就行了吗?
让我想起了,我刚上班时,在生产线学到的理论,当时被应用的很广泛——PDCA法则.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就是Check,检查!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别光低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
检查,太重要了,你对这一阶段路程的总结和修正,也叫复盘。检测、反馈、评估、改进。
那问题又来了,怎么样做检查,才有效果呢?
很多时候,自己做错的题,检查多少遍也是检查不出来的,因为,检查还是用的当时做题时的思路。
但是呢,找别人一看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了。
所以,书中说,需要找一位好的导师。让老师帮助你,事半功倍。
你想实现的目标,总有人已经实现了。他走过的、探索过的路,就是最好的捷径。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人只要通过高强度的刻意练习,都可以在某一项领域里成为专家。
保持动机、专注投入、持续改进、刻意练习,成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