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发挥人生的价值——活着、自卑中超越、知识诅咒、能力陷阱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 如何最大化发挥人生的价值?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小问题,耐人寻味。
这里说出四点:
1、活着就是王道
2、在自卑中超越
3、尽量缓解知识诅咒的影响。
4、尽量跳出能力陷阱
活着就是王道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是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于娟写的《此生未完成》。逝世之前,她在博客里写道: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我心里有点触动,虽然不知道她才32岁就患了乳腺癌晚期的病因是什么,医学上也没有探究出了精确的病因,只说是“雌性激素分泌过多”。
雌性激素分泌过多是啥意思哦?作为个女性,我有点恐惧,不知道如何避免雌性激素分泌过多,是不是有的女性爱情太美满,情绪太饱满 ,也容易分泌很多雌性激素。
这都是题外话了。
不过呢,确实如她所说,名利财权,死后都是一场空,带不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着就是王道啊。
所以说,活着的时候,对自己别太吝啬,也别太苛刻,要懂得珍惜,好好爱自己,好好爱亲人。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在勤奋加班,在废寝忘食地学习,考研,读博,在整日愁眉苦脸。年龄分布,从十几二十岁,到五十多岁的都有。
这已经成为了常态。当然,也不是说我们都要放弃对于梦想、美好生活的执念,这种执念是得有的。
作为一个基本的人,没有这种执念,就跟行尸走肉无异了。人还是要有点执念,才能更有生命力。
只是执念也得把握好“度”。就是“适度”这个词太难把握了,而且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我们每个人想把握好“度”,毫无疑问都是带着自身的局限性的,只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设定适合自己的模式。
有的人能够长时间专注,专注力强,有的人专注力弱;有的人学习效率高些,有的人学习效率低些;有的人工作熟练快速,有的人生疏一些;
有的人体质好,有的人体质差点;有的人力气大,有的人力气小;有的人身材健硕,有的人身体虚弱;有的人心力强,有的人心力交瘁;
有的人出身家庭条件很好,有的人出身家庭条件很差;有的人相貌好看,有的人相貌不好看。
每个人都是有细微的差异的,如果没有充分认清自己,进而一味地去追求很多美好的事物,梦想、爱情、异性、钱财、名誉等等——也就是欲望。那么只会得不偿失,更容易功亏一篑。
所以说,有自知之明,是很重要的。
在自卑中超越
比如说,可以很努力工作和学习,但是我们如果做不到按时休息或者调养身体,那么好歹得在百忙之中拿出一点时间,定期去医院体检啊。
普通人想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更有自知之明一些,最好得通过更加科学的方法或者某方面专家里面比较可信的人。
即便有的人刻板地将你归类,认为你和和大部分有着同样性质一样的人一些方面是一样的,你也要去自己核认核实一下,不要人云亦云。
发现核实得不一样,就得抵抗、反对别人和外界对自己的不合理安排。很多时候别人或者外界,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强势。
虽然他们看起来大多都有强势的意味,各有观念和主张。但实际上 ,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你还是有话语权的 ,手脚也长在你的身上 。
尤其是感到不适感了,或者情绪有起伏了,自己要懂得觉察自己,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然后去找原因。
纵使自己真的在某方面是一个群体里,水平比较差的人,和大部分人不一样,不合群,连平均水平或者合格都达不到,也不要去埋汰自己。
这个世界就是有着各种多样性的啊,它是包容的,所以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
90%的同龄人都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这个人没有;80%的人,他们的体重都在医学认定的健康范围内,这个人在范围之外;80%的人,学习了这个知识点,就能在半小时内秒懂并且掌握,这个人要花上三天三夜、甚至一两周的功夫才行;
80%的人都出身于普通家庭,这个人出生于底层家庭;80%的人表达能力都还行,就这个人半天说不出几个字;80%的人天生的抗抑郁能力都不错,就这个人整天在那里焦虑、抑郁,别人天生就能够做到的,他羡慕不已,只得后天去练就。
避免埋汰自己,全然接纳自己,不要去理会外界太多的声音。也不要被过多的道德绑架,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中国大部分人,要花一辈子时间学会接纳自己,认清自己。
人们的内心都很脆弱,好像都得在自己身上盖印,学历证明、荣誉证明,等等,各种证明,等等,得用这些标签才能够证明自己还不错,比别人在某方面擅长点什么,能够在很多人面前有信心一点。
大多数人,还没来得及更多地认识自己,就已经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社会大潮流中,继而因力量不足,日益凋谢,提前衰老,甚至英年早逝。我们都知道社会总是分为白社会和黑社会的,总会有人迷失其中,不屑于做个普通人,不能接受平庸很正常,但是很多人也不能接受平凡。
其实,能够做个平凡但是不平庸的普通人,就已经很好很优秀了。
就好比,一个人如何提高体质?
怎么从一个瘦弱不堪的人,变成一个健壮有力的人?
那么首先要想清楚,为什么想提高体质?
因为瘦弱不堪,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啊,别人连续干活4个小时还不累,而这个人连续干活2个小时就累了,还想摆出一副“我弱我有理”的姿态。
同时呢,瘦弱不堪,一来不利于赚更多钱呐,二来没有更多的余力,去维护亲情爱情友情啊,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体质能够一下子从虚弱变得健壮吗?
一周可以吗?一个月可以吗?两个月可以吗?
几周一两个月,是不大可能的了。如果有人告诉这个人,一个月速成,那肯定是骗子。
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唯一能够做的,只有找到靠谱点的营养师、健身教练等等,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
拟订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
有一个月的,有三个月的,有一年的,甚至是三五年的。
而进步,往往是比较缓慢的。最多坚持了很长时间之后,出现一个拐点,增速变快。
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在行动上坚持,能不能忍受中短期内效果甚小的精神折磨,能不能逼自己一把。
他只能在循序渐进之中不断进步。而且每到下一个阶段,都是有进步的,但是进步并不会有他期待的那么大,但是总归还是有进步,没有退步就是了。
人没有孙悟空那样的“七十二变”,只能通过忍耐长期又枯燥的过程,来迎来改变。
避免知识诅咒和能力陷阱
与此同时,也会有人说,一些方面达不到社会的平均水平或者合格水平,是不是就没办法实现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了呢?
当然不是。
不过这确实也和挣钱谋生方面息息相关。这会妨碍一个人挣钱更多,但是也不至于会威胁到生存。
一些方面再差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你学成了什么,你通过什么赚到钱了,或者你成功做成了一件事,你都可以去教别人,先免费教几个人试试看,检验下自己的课程结构安排问题,还可以做改善,然后就可以大胆开启付费了。
那可能有的人说,这个就是割韭菜。这个还是得看为这个付费的人,大多是怎么评价的。而不是门外汉如何评价。
看是不是割韭菜的,就得看这个人提供什么服务,以及他是否竭尽全力提供这种特定的服务,而不是另一种或者多种服务。另一种割韭菜的方式就是,提供了某种服务,但是没有足够尽心尽力去为人家做服务的,没有把自己大部分好的东西给予别人,含金量太少,那也是割韭菜。
我比较讨厌那种捆绑营销的人,比如说教英语就教英语嘛,非得说学这个就赚大钱,走上人生巅峰,逆袭,还能扯到改变命运上面,这边又扯到了全球局势分析,分分钟给我论天下。
这就是虚假的宣传了,夸大了,撒谎吹牛皮都不用打草稿那种,说得好像其它行业都不赚钱似的,赚一点小钱给得瑟成这样。你一说他,他就各种狡辩,他跟你玩文字游戏,说他们这样宣传推销没问题。
还好现在《广告法》管制得严格些了,前几天妇炎洁的广告,说是侮辱妇女的,都被各种官媒点名批评了,大众也很恼怒。营销必须得有创意,抢夺大众的注意力,但是也得有底线,为了金钱无所不用其极的商家也是很难获得人们长期的认可的。
我们依旧是管不住很多销售人员的嘴,他们怎么吹,他们琢磨了什么话术,试图怎样引起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管不了。
每个人的金钱都是有限的,买得了这个,就买不了那个。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很有限的,学得了这个就学不了哪个,很多技能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某个技能真的离谱到拥有就能改变命运,那么恐怕人人都拿时间放在这个上面了。
多多看看市面上的行业报告,看下那些市场调查研究,自己也可以坐下市场调查,就知道了。学知识或者技能,就是学习一门知识或者技能,不一定能够拿来谋生的。
市场比较小,或者100个人里面都没有1个人付费,利润空间又少,就说明这个知识或者技能只能作为兴趣爱好啊,或者副业。这是不能拿来当主业的。得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分析吧。
人都是要有取舍的,你不能同时又做总统,每天处理政务,那边又做体育运动员,每天五点起床训练,参加奥运会拿个金牌回来。
人注定无法体验两种以上的人生,要么寄希望于健壮且长寿,活得足够长,要么寄希望于后代,没这个能耐,平时就少做白日梦,只当是娱乐,顺便把娱乐时间的占比控制一下。
这商业服务是学成一门语言,那就是学成语言。就不能说服务是,学成语言并且成功解决就业。然后人家学员学成后,给人家敷衍地安排一个破小公司月薪三千、朝九晚六的工作。那这样人家不说你割韭菜才怪了。
然而像这种靠谱点的人,人们一般是通过亲朋好友亲戚那边推荐来的,不相信大街上一个陌生人跑来给我们推销的东西,也不相信市面上的很多机构或者人士。
当然我也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在各种闲置群里发自己的小广告,有的是爱情脑,看原版韩剧多了,不知不觉连韩语都学会了很多,于是能够售卖韩语笔记或者收藏的韩语电视剧视频片段,或者一对一教韩语,有的学会了spark软件操作,又能够建个群大家分享学习。
他们有些通过自己的长处就能赚到足够生活的钱,而不必非得按时去公司打卡,才能勉强维持得了生存那样子。
或许这就是社会上说的什么“财富力”,如何吸引财富?就是要自信,像个小太阳一样地活着,接纳自己,然后吸引力法则,就能将他们想要的事物聚集来了。
总之就是克服自卑心理和敏感心理之类的吧。
你不是某方面的专家,你也不是特别有名气有威望的人,也没拿过什么认证。这些都不妨碍你拥有自己的长处,不妨碍你能够主动能动性地拥有一个优于很多人的优点。
纵使有教导某方面的专家,大家公认比你厉害。但是“知识诅咒”也会让他们显得不那么接地气,他们的教导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知识的诅咒”,指的是:我们一旦知道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猜者那一方的心理状态。
还有个词叫做“能力陷阱”。
“能力陷阱”指的是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每个人都要特别警惕这种能力陷阱,避免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转变到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提升影响力等能够给你持续带来价值的工作上,这样你才能在各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找一个和自己一样零基础或者基础很差的人去学习,哪怕他水平没有专家高,也是很多人愿意接受的。
我们学习一个东西,往往需要拜两种人,一种是公认的、凌驾于大众之上、几十年都研究这个、代表着很多权威的专家,一种是普通大众里面做得比较好的、可能沉淀时间颇少但是掌握要义或者技能的人。
我们不仅仅需要公认的专家,也需要普通大众里面基础较差但是赶上去的佼佼者。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公认专家给的东西,我们需要。
普通大众里面的佼佼者,我们也需要。
公认的专家往往倾向于被“知识诅咒”影响,而普通大众里的佼佼者,往往倾向于被“能力陷阱”影响。两者结合起来看,就是圆满。
普通大众能够给予我们多一种信息,就是他在实践过程中,因为自己基础很差,因为无知或者误解,遇到的各种盲点,踩的各种雷区,他还会告诉你各种需要注意的点,有各种提示,甚至还会分享给你他在这个过程中的煎熬心路历程,他又是怎么克服的。
而这个也是我们需要的。公认的专家不一定能够提供。
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专家根本没办法知道普通人在这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较常见的困惑、疑问和失误。
他们即便自己也是过来人,但是如果顺风顺水,或者受到大部分人根本没法接触到的高人指点,或者天赋较好,或者做成了之后就把之前的挫折和磨难给忘光了,只有上位者的气息,摆出一副毫不费力的姿态。
只要你不去提问,他根本不可能提出你想要但是可能没办法表达出来的问题,然后就让你一知半解地过了,互相敷衍混日子,自欺欺人。他自己某方面很厉害,但是他不一定能够传授给你。
但是公认的专家也有很大的优点,他们往往提供的是沉淀了很多年的、检验过的大部分相对正确的指导,而这些是普通人里的佼佼者,提供不了的,毕竟沉淀没几年,有些方面还会被说是认知肤浅,容易被人喷。
所以说,两者结合起来看就对了。居然他们各有各的局限性,又各有各的优点,都很明显。那么取长补短,不就行了。
就像这个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抗癌女老师,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在自己读博的研究领域,也没有出很大的成果。
但是,她抗癌的过程以及她心里想法记录下来了,也鼓舞了很多人,尤其是患癌的人。那么这就是她的价值。
虽然大部分人并不患癌,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很多人还是想去看看她逝世之前的博客,得到收获——帮助我们懂得珍惜,以及思考如何活着。
而这个,跟她的一纸学历无关。不过可能,她能够备受关注,也跟她的高校老师身份有关。她逝世后,名字被挂在了百度百科词条那里,包括我的一部分人,也会一直记住了她。
但是我想,关于她备受关注这点,以及离开世界后还能名利双收,更多的离不开她的真诚和坦率。
呃,也算不上名垂千古吧,就是她的名字登上了百度词条而已,就是不知道百度词条会不会一直在那里。
那么多高学历的,也很多患重病,怎么就她一个备受关注?而低学历的、以及不是体制内的人,即便某些方面是少数群体,也有备受关注的。
所以说,人是可以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