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科学教育须“关口前移”

2023-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送柳音

       “我选择来大学工作,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在学校多培养一些年轻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说。

       今年3月,黄勇平刚刚从科研院所调到上海交大。“我一直觉得自己喜欢教育,喜欢与学生交流。”他说。

       说起学生培养,黄勇平如数家珍:“我认为,首先是老师要爱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你的严格要求甚至严厉批评是真的为他们好。其次是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有很大差异,老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充分给予他们发挥所长的空间。再次,要让这些学生尽快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实验和独立总结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国内外交流的机会,我发现这些学生与优秀的同行交流后,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更加开阔、活跃。最后,我会鼓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这不仅能帮助新生成长,也能巩固高年级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和优势互补,对科技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

       即便如此,黄勇平还是觉得不够。每年他都会与新招收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根据他的经验,如果学生对科学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兴趣,将会影响他们的成长速度。这会给他们的成长和导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困难和困惑。

       黄勇平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没能让他们尽早发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己的志向。他希望能帮助更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认识自己”。为此,他不仅来到上海交大任教,还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提出了做班主任的申请。“领导告诉我,今年的班主任名额已经满了,但我未来几年还会继续申请。”他笑道。

       俞书宏也强调了科学教育“关口前移”的重要性。近些年,他参加过不少中学举办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常常是给中小学生展示一些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装置,希望孩子在玩耍中萌生对这些新兴科技的兴趣。

      “我感到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事实上我们的科学教育做得还很不够。”俞书宏说。在他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某个科学领域的热爱和热情,是引导他们自发思考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以及未来希望去做什么。“这都是我们应该在中学和本科教育阶段完成的。”他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