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博物馆门口,一对母子的对话

2017-08-26  本文已影响22人  杨蓉Dorothy

今天去上海博物馆,暑假的原因吧,又赶上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即使普展的队,也要将近2个小时,我后面有对母子,孩子也就7、8岁。母亲的遮阳伞总是挑到我的头发,被迫的,让我注意到了他们的谈话。

妈妈:那里有中英文对照的路牌,你念给妈妈英文的。

儿子:。。。。。

妈妈:念啊~

儿子:你先念给我听。

妈妈:。。。。(尴尬)

儿子:你都不会,你干嘛让我念。

妈妈:(微怒)我又没有学,我花那么多钱让你学,我都去挣钱了,哪里有时间学习。

儿子:为什么要求我学?

妈妈:要一代比一代强啊,妈妈老了,走下坡路了,你要比妈妈强啊,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啊。

儿子:。。。。。。

妈妈:那里有个目录,就像书本一样有个目录,你看看,要去哪一个?

儿子:嗯~~刀币(突然很兴奋的样子)

妈妈:哪里有刀币?

儿子:刀币,我要看刀币

妈妈:那是货币,货币是钱的意思。

儿子:刀币也是货币。

妈妈:是货币。

儿子:。。。。。。

第一段对话的套路很熟悉,小时候父辈也是这样要求我们,我给你花了钱上了班,所以你要怎么样怎么样。你比我好是应该的,因为一代要比一代强。

这个小男孩满心欢喜的和他妈妈逗贫,但是言语中已经反映出他“比较和竞争”的心态,妈妈比我懂得少,我就瞧不起你。

这种对话模式,会塑造别人的态度。反过来伤害到妈妈自己,也可能将来会伤害到别人。但是可怜的妈妈并没有意识到。

“一代比一代强”,抱着“我忙、我年龄大,所以我没法学”的思维模式,如果在生活中也这样的话,第二段的尴尬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这个母亲一定很少去看博物馆,或者看了也没有走心。所以儿子说刀币是货币的时候,她不能理解,反而在给儿子纠正错别字。儿子没有办法和她再聊下去。也许换一个家长,可以和儿子探讨一下,为什么刀币可以成为货币。

挺同情这个妈妈,大热天带着孩子来博物馆,一定也是要提升孩子的见识,可是只能在物理世界里陪着而已,在精神层面上没有做陪伴和交流,将来会进入“付出”-“索取”-“得不到”-“焦虑”的怪圈吧。

Mindset这个东西最难改,知道不叫改,体现在行动上才算,知易行难,我们在学会怎样“爱”孩子的路上,慢慢练习吧。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爱孩子之前,要先学会爱自己,不要在30多岁就放弃自己,说什么一代比一代强。如果你让孩子学会变强,就示范给孩子看。

不如和孩子说,我们一起努力,让日子变得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