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大地—庄与村(二)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一夜无梦,自然醒来,吃了个精致的早餐,出发。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景点,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就是党中央,毛主席他老人家在这里指挥的。七届二中全会,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一路上远远望去,荒山丘壑,一个连着一个,越往前开,越有一种幽深的感觉,遇到危机,可以时刻向山里撤退,选择了这里,不论是地理环境上,还是物质环境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当下,车上所有人都在不由感慨,难怪当年国民党始终不知道毛主席他们的踪影,奈何不了共产党,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西柏坡。天上下着雨,黄土地的泥,糊满了整个西柏坡。在黄泥中亦步亦趋地走来。

第一站是西柏坡纪念馆,一个很大的广场,五位伟人,矗立于广场的中央,面前是一排排红艳艳的花,很醒目的用黄色镶嵌的“西柏坡”,让自己的热血在这一刻瞬间沸腾。满广场的红衣服,满广场飘扬的五星红旗,把整个西柏坡纪念馆映衬的分外壮观。
同伴也很应景的穿了红T恤,让自己很是后悔,没为自己早早准备一件应景的红衣服,到底还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感受共和国的这份不易,来敬仰这份曾经的峥嵘岁月。
走进纪念馆,一面偌大的雕塑,共和国的先驱,领导人正向我们走来,栩栩如生的形象与画风,记录了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切,艰难岁月,解放全中国,这里,从这个小山村开始,一个崭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这里一共有十二个展厅,一个一个的看过来,都以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活动为主线,夹有大量的文物、照片和历史资料,辅之于会画、雕塑、景观、幻影成像、半景画等,展现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最后历程。
时不时地有大批的机关干部,军校里的学生,排着队,从展厅走过,记住历史,记住使命,具有信仰,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肃然起敬,让我们的三观,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离开这里,穿过一个窄窄的小商品市场,走了约莫15分左右的路,来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这是个很小的村庄,似乎在今天都称不上一个村庄,却就是在这里,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毛泽东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这些简朴的旧居,黄土地糊就的小院,在今天更加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共和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建立,如果没有当初的艰苦困顿,怎么会有今天的昌盛繁荣,作为今天的我们,真的应该从心底里学会一种感恩,学会一种珍惜,在这个全民族失去信仰的今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党旗下的宣誓,是后人们不忘初心的牢记。

整个西柏坡,地方不大,下过雨的天空,虽然还是笼罩着一份灰蒙蒙,但这里的精神,这里的伟大,给这个还不算富裕的村庄,添上了一种凝重,一种历史的铭记,一种感动于心的震撼。
西柏坡,新中国诞生的摇篮,后人们敬仰的地方,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这里,记住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2018.7.15
10:00
于火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