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中的诱惑和逼迫

2022-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子非木南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第5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尹建莉

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以上这样一段话,我尽管我没有看过这本书,然而我细想一下,的确很有道理,在想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我用到了这两种方法呢?

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我想了一下,这点的确我有用过。

比如,刷牙这件小事。

之前孩子不怎么喜欢刷牙,而且即使刷也刷得马马虎虎,后来我就给他讲,好好刷牙可以有至少三个好处

1.小朋友们都喜欢跟口气清新的孩子玩

2.你看妈妈的牙齿好白,你难道不想拥有吗?

3.好好刷牙的孩子不用去牙科医院噢

现在我明白了,以上这些就是诱惑呀,让孩子有了刷牙的动力!

再者,我们总喜欢给孩子讲“如果你(读一篇课文,背一首诗)……就可以(出去玩,看一会电视……)”这个谈条件,应该也是种诱惑行为,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可取。

为什么?

反过来讲,可能孩子是为了出去玩,为了看电视才去学习的。而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习。

为了学而学,和为了玩而学。虽然目的一样,但是(出发点)原动力不一样。这个就要讲到学习内驱力!

我觉得这个“诱惑”不应该是物质奖励或者金钱奖励,而是你愿意让他接受的这件事本身能带来的利益!

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

这点由于没有通读全文,只断章取义,我理解不到位。但是通过孩子吃冰淇淋一事,我想应该类似!

夏天孩子爱吃冰激凌是常事,但是吃多了对脾胃不好,我们都知道。可是家长就一句“吃多了,拉肚子,感冒……”大部分孩子不买账,但是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在抖音上搜索了儿童吃冰激凌的危害,给孩子看。看后自己总结了3点:

1.冰激凌伤害肠胃

2.冰激凌高糖,高热量,易变胖

3.大部分生产过程不卫生,细菌病毒……

然后就把手里的冰激凌主动第给我,以后的几天你再给他,他都不要了。

我想他应该是从心底了解了冰激凌危害并排斥它了。就像每每看到爸爸和爷爷吸烟他都会立即站出来制止一样,吸烟的危害已经植入心底。

刚我看了抖音,抖音上讲,如果你想让孩子厌学,就天天让他刷题。如果你想让他烦你,你就每天逼他听你唠叨。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想让他排斥,就逼迫他。

本来我想列举看电视这个例子的,但是一想这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