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生涯(57)
那个比赛来得很突然,因为暑假期间我住在学校,所以接到这个通知,就开始准备,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素材,就是随便找了几个案例拼接起来,而且也没有考虑是什么单位主办的,早知道是军队素材的话,就应该多找一点相关的素材。
那时候孩子才四个月,因为他妈喂了他西瓜汁,孩子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止住,整个人脾虚了,天天给孩子吃一种叫蒙特利的粉剂,其实我也忘记了那种粉状药的全名,是一直吃也没有什么用,就这样我还是去了,跟娇娇相跟着。
比赛的现场相当的激烈,出现了很多老手,大家准备的非常的充分,特别是陈燕老师。她准备了一个特别感人的案例,我之前都能够想到她演出时的情状,从服装到化妆,从体态语道高潮设计,应该还用了ppt,非常的流畅完美,上午预赛完毕,我排名第七。
不记得当时是谁带我们去的,中午吃完饭以后,我们又回到了地税局的五楼,下午的比赛来了很多消防队的官兵,其中有我们一个同学叫赵玉龙的,比赛的规格立马就上来了,请了县委常委郭同志来观看比赛。
我的教学生涯(57)那场比赛设置的奖金很高,第一名应该是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都是500元,荣誉证书特别的大,我也说不清是B4纸还是什么尺寸,民政局的态度还是特别大,因为涉及到双拥,正常比赛的气氛特别的庄严,也是从那场比赛开始,我认识了张娜和崔艳艳。
县城的比赛总是有潜规则的,评委通常要看你代表什么单位来,还要看你是不是熟脸孔,完了看你是不是领导的秘书,考虑的非常的全面,最后才要看你的稿子,这种比赛的打分非常的好打,只有抽签抽的好,才能够涉险过关,后来我非常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的做,因为组织比赛的人不容易,辛辛苦苦组织了一场,总不能让打酱油的人得了第一名,然后让请过来的大腕跑龙套吧!
本来这种比赛就是一种演出,大家相互捧捧场,因为轮流坐庄谁都有占优的时刻,所以时间久了就不会在意名次,大家更像是演出的伙伴,真正的体现了你方唱吧我登场,演出完毕,皆大欢喜。
那台比赛最后的结局,我们常书记的通讯员和政协主席的通讯员,分别拿了第一二名,大腕陈老师获得第三名,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有些不谙世事的人暗自心里不高兴,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社会本身就有潜规则……
每一次比赛都是学习,后来我参加计生局的一次比赛,用了陈老师的稿子,可以说是模仿,好像句子搬过去直接用,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些句子本身感染力就特别强,陈老师又是这方面的好手,经过演绎在普通的句子也会更有感染力的,好多细节已经想不起来,一次次的编织成我们的过去……
那些稿子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愿意把它编辑成一个系列,专门发出来,也是对过去的交代,感恩如诗的岁月,感恩身边所有人,阿门!
我的教学生涯(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