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父亲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节后几天就是父亲百天纪念日。这几天尽管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家还是那个家,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很大变化,自己和往年的感受却特别的异样。有时感觉父亲好像就在身边,梦中时长相见,一刻也没有离开我;尽管思想里不接受父亲去世的事实,每当脑海里浮现出送葬的场景时,两只眼窝会不自主的浸满泪水,心里就像充满了铅水,思绪一下子飞回到现实中,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们,以后再也见不到他啦,悲伤蓦地冲上心头,特别的思念父亲。
尽管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只是扫盲班毕业,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但是他工作特别有思路,在村长任上一干就是几十年。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他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他带领村民,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他走村入户,一户一户的了解情况,对那些贫困户,他集全村之力为他们解决问题,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在那不堪回首的年代,全村竟没有一人因挨冻受饿而出现问题。
他爱护那片他喜爱的热土,就像爱护他的生命一样。任村长之初,他早出晚归,不论狂风暴雨还是冰雪严寒,他始终如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做到地尽其余,合理选种,科学耕种。他不怕苦不怕累,天天蹲着地头,了解土地习性,就是想尽快掌握第一手资料。有时,在地里一蹲就是半天,也不知道饿。他不是农业专家,就是靠他的细心观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很快就对每一块土地的习性了如指掌,每年在那块地里选什么种子,什么时候耕种,怎么进行田间管理,他都铭记于心。所以,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那片土地每年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还不断开荒拓土,把江沟子(村里的一条小河沟)边上的一片荒地,通过土地平整,耕种了几百棵梨树和桃树,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每年到了果子成熟的季节,全村男女老幼一边吃一边摘着那又大又甜的果子,好像过大年一样,每个人脸上都乐开了花,心里像灌入蜂蜜一样的甜。
父亲是一个好父亲,由于工作压力大,尽管平时他看上去很严肃,很少给我们姊妹七人交流。但他心里一直关心着我们,不论工作多苦多累,不管遇到多么不顺心的事,不论回到家有多晚,他都会轻轻地来到我们床前,去看已经进入梦乡的孩子,有时还会不自主的去抚摸我们的小脸,有时主动为我们盖好被我们蹬掉的被褥。尽管家里劳动力少孩子多,分配的物资有限,家里穷得一贫如洗。他总是让母亲想方设法为我们改善生活,他还利用去县城出车的机会,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渴了饿了就吃自带的水和干粮,把非常有限的积蓄省下来,用于给我们改善伙食。只要积攒的钱够了,他就在县城给我们买好面馍(就是纯小麦面馍),两个连在一起的那种,回家后再掰开分给我们,一人一个平均分配。每次看到父亲给我们带回好面馍的瞬间,我们的心情就会沸腾,高兴的又蹦又跳又笑又叫,像飞一样的来到父亲跟前。高高的举着小手,接过馍后,心里就会特别激动,然后在院子里找个合适的地方,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一只手拿着馍,另一只手放在嘴巴下面,去接着肯凉馍时掉下的馍渣渣,唯恐馍渣掉在地上,一个馍会一点一点的吃的很久很久……尽管那种机会并不多,在我的记忆里确是非常的深刻,那种经历时长在我脑海里浮现,每当回想起那“肯”好面馍的场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那种味道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香还甜还纯正。尽管已经过去几十年,至今我还不能忘怀。
父亲是个普通的人。他的一生既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在一个世纪的人生阅历中,他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他喜爱的那片热土。他为人正派,公私分明,刚正不阿!他工作认真,思维敏捷,目标明确;他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家庭。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中。今后,我会以您为榜样,继承好您的优点,把您未完成的事业传承下去,我的好父亲安息吧!我们永远的思念您!
202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