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敦煌》: 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敦煌》是这几年看得最快的一本小说,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前几日看过井上靖的短篇小说集《楼兰》,还停留在漫天黄沙尘土中的思绪,一下子被《敦煌》拉至硝烟弥漫、金鼓齐鸣的战争场景中。
《敦煌》是一篇十几万字的小说,并不算长,只用了三个上下班,在地铁上的时间看完。很久没有看历史小说了,的确,我被它深深吸引,不忍释卷。
我没有去过敦煌,只是第一时间会想起那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的诗句。作者井上靖,对西域文化的挚爱,让我们从《敦煌》故事中看到了大漠中的刀光剑影,看到神秘黄沙中的烟云变幻。隐约传来的厮杀中裹着悠悠慢慢的驼铃,一切那么遥远又那么亲切。
从来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可是,纵观书中主人公的人生,好似都是在毫无目标的飘荡,不知道会遇到谁,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境遇,可他又似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朝固定的方向前行。
《敦煌》中的赵行德,没有执着的人生信念,随意着,平静坦然的面对一切未知。
大宋国潭洲府举人赵行德,从湖南老家到京城开封赶考。他出身于儒者世家,自幼喜好读书,应试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可最后却在吏部面试,等待期间睡着了,错过了考试,落得科举无名。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写作手法单一,没有运用倒叙、插叙,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繁琐的框架结构。全篇就以主人公赵行德为线,按着时间顺序,跟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往前走,一日一日的往下过。
我就像个偷窥狂,一直跟在赵行德后面,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从他错过应试,沮丧无望的逛集市,救助剽悍、诡异的西夏女子,得到报恩的西夏文字符布片,突发奇想的来了一场毫无准备的西域之旅。
跟着他一路从宋土,走进沙漠;从凉州、兴庆、甘州、肃州、瓜州,最后停在了沙洲。结局凝固在沙洲城外四十里的鸣沙山麓的千佛洞。
也是这场一时兴起的旅行,彻底让他远离故土,扎根于腥风血雨的西域。被动卷入一场又一场跟他毫无利益瓜葛的战争。
不会打仗,不会放箭,文弱书生的赵行德被迫成为一名士兵,成为一名无所畏惧的将领。
他没有为国家存亡而战的荣誉感,没有为民族生死而战的使命感。战场中,他把生死置于度外,是出于一种本能。可以活也可以死,其中没有强烈的内心诉求,看似被动又自然而然。
他没有看破红尘,更不是自暴自弃,是来自内心的无所牵挂。
他自觉深爱回鹘郡主,但她也并不是他生命中的必须。
他像是一个棋子,被人利用。又似乎毫无用处,可有可无。
全篇人物内心波动不大,笔触淡然松散。
小说后篇,他从因爽约而导致回鹘郡主自杀的愧疚心理,转向学习佛法。用不停的翻译佛经,来抵消内心的不安。就如最后他选择在无人的民房中誉写《般若心经》,这么做,是为了超度回鹘郡主的在天之灵,也是为他自己的内心寻找一份安宁。
直到最后,井上靖都没有告诉我们郡主为何而死,在赵行德离去的一年多中,她与朱王礼,李元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千回百转,只寥寥几笔带过。
在全篇,她的位置可有可无却举足轻重,与各中人没有太多交集且被刻意回避。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让心无一物的赵行德最后走进寺院,让刚烈不羁的汉官造反弑君。
小说中,尉迟光为了金钱利益命丧黄泉;曹贤顺为了国家人民奋战到底;朱王礼为了心中挚爱飞蛾扑火。一切,或为财宝、为荣誉、为信念。这个世界其实不都是非黑即白,也没有严格的坏人好人之分,对于井上靖来说,战争各方没有严格的正邪是非的标准。
身处战乱的人们总是身不由己,无法把控自己的命运。书中,回鹘公主以死明志,朱王礼战死沙场,他们的经历或凄烈或委婉,最终都将湮没于历史长河,但对于人的一生,有此一举也就够了。
在佛家的无常背后,还有某种超越无常的东西,叫精神。财富,权利,生命,俱属于自己,经典则不同,谁也无法据为己有。所以就有赵行德在战乱中,不顾一切保护经卷的壮举,也成就了敦煌的前世今生。
最后,回到赵行德的许愿:“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缘聚则生,缘散则灭。
文章目录:月丫读书 -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