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的后代
今天读网友的文章,他说道,自己的奶奶很喜欢读《红楼梦》,我瞬间感受到自己跟他的不同,像心脏被什么撞了一下似的,就赶忙来写这篇文章了。从这一个小细节我便能感受到,他早已跟我是处在另一个阶层了,或许从一出生开始便是如此,仅从文化的起点来说,比我高了实在太多了。当然,我现在并不会因此而自卑,只是颇为感叹人生的经历。
很显然,我是“文盲”的后代。不用说我奶奶了,就是我的父辈,也鲜有读过几本像样的书的,除了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之外。我们处在贫困边远山区,父辈那时候能上学便已是奢望。村里只有一所破败的小学,老师都见不着几个,通常是几个老师便带完所有年级,大家都是放牛娃。
爷爷奶奶那时候住在深山老林里,那伙前辈们估计是躲避战乱,携妻带子地把一伙人迁徙进了一个小山谷里,在那里过着默默无闻与世无争的生活。离村委会还要翻过一座大山,走过一片山谷,几户人家便座落在山腰上。
长大后回看这一段经历,才明白我能读上大学的艰难,我的父母做出了极为卓越的功勋。村子里是没有多少人读书的,可能那时候根本买不起书。在那个贫瘠的土地上,根本无法孕育出文字的需要,更不用说文学的需要了。
村民们为了那一亩三分地,就要不停地劳作。躬耕于田野,伐木于高林,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严格地遵行自然时序,仿佛是融于天地之间的自然生物。这就是原始的淳朴的村民。
我对爷爷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不知他是否识字。我奶奶跟我生活了非常之久,她肯定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是一位勤劳的,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
听闻奶奶是作为童养媳养育在爷爷家中的,她也失去了名字,只留了一个姓氏。在她年老之后,我经常帮她看药品的说明书,无论医生怎么跟她说,最后还是要我来叮嘱她吃药,那些说明书上的蝇头小字,对她来说是一堆堆密密麻麻的无意义符号。
在我的上一辈之中,读书最高的是我的父亲,高中毕业后,便因为家里无力支付学费,再也上不起学了,便外出打工,从此与书绝缘。母亲上到小学四年级,也辍学在家,开始为家里分担劳务。
父亲的一些作为,已经是敢于打破小山村不需要文字的传统了。我想他在高中之时,必然也读了那个时代的书的,他是识字的,以至于还会读点英语。在我刚上初中那会,使劲地想教我几招英语,可是跟老师的读音完全不同,还是用汉语来记忆英语的老土记法。
父亲打破过一些传统。比如说,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叫“爸”。我们这儿,孩子是不能叫父亲为“爸”的,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叫法和读音。而我一出生开始,便叫“爸”叫“妈”了,这其实有一点点“大逆不道”了。父亲说,不信这个邪,非要现代化一点。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正常的叫法,我想那时候没有改过来,现在我叫我爸还要叫“老表”。叫我妈为“vei”,那可的确尴尬极了。这是我记得父亲为数不多的壮举之一。
我直到高中才开始有文化与文学的自觉之心,直到大学才建立起了一套认识世界的观念。我们小学教堂开始跟风学英语的时候,所有的孩子和老师都不太会,于是在县里强力推行的英语期末考试里,老师把答案发给我们抄,因为我们一个词也不认识。
初中的时候,我们开始重新学习“字母歌”,好像直到高中才开始学音标,那时候我才知道英语的读法。初中英语老师跟我们讲笑话,谈英语的重要性。
“有些人把English,读成‘阴沟里洗’,于是他当了一个洗碗工;有些人读成‘应给利息’,于是他成了一个银行家……”
这句话让我极为震动。我后来对英语倒也十分钟情,英语上的成绩给了我更多的学习自信,高三那会英语基本维持在130分左右。
上次写了一篇《我的求学经历》,讲了我从小学至高中的升学历程。这种奇幻的错过村小与镇上初中的境遇,让我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给了我莫大的压力,而我终于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成了一个最为平凡的人。一个大学生并没有为村里带来应有的荣光,现在也只是在为生活而像所有平常人一样奔波着,甚至不如那些外出打工挣钱荣归故里的人。这样的自责心态偶尔还是会在心底里泛起。
我想说的是,文盲的后代并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只要精神上不盲,能培育出精神健壮的后代,成为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这便足够了。
马上就是2020年了,是全民奔小康的日子。转眼间,文盲的后代们已经要成为这个社会的坚实“底层”了。虽然我们无法像精英阶层一样,长期地跻身于“上流社会”,我们也始终,以自己的身份,在努力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