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迟到是咋回事儿?
上学那会儿,我曾是全校最大学生社团的负责人。因体制要求,分校、系、班三级架构设置。每周三晚上是社团例会时间,各职能部门和系分会负责人会在我的召集和主持下共商议事。作为总会的会长,我肯定是早做准备,提前到会,然后等待各参会人员的到来。
几次下来,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次姗姗来迟、气喘吁吁地闯进会场的总是固定的那么一两个人,每次忘记带记录本和笔的,也同样是那一两个人。那他们的座区也只能是在不起眼的边缘角落里。然而,发现他们从气质和行事风格上又并不相同。一个是风风火火、毛毛躁躁,另一个则是慢条斯理,看似沉着。
后来,工作后上班赶班车。发现每次卡点上车的,或在群里吆喝:“等等我,我正在过红灯”的,甚而干脆赶不上班车的,也总是那么一两个人。他们的气质、风格也不尽相同,一个是粗枝大条、邋邋遢遢,并且上了车还会不太顾及地大口吃着香喷喷的早餐。另一个则是温文尔雅、秀外慧中,这家伙呢,会悄悄地掏出一个削好了的苹果,打开ipad视频,带上耳机,慢条斯理儿的边看边吃起来。
另外,作为老师呢,每次上课迟到的学生中也总是那么几个固定分子,见多不怪;而谁都有过自己的学生时代,迟到、早退、翘课等现象属于哪些人的专利,不述自明。
纵观这几种情况,这些迟到者和卡点者们,虽然气质性格和行事风格上不尽相同,但深究,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节奏变化的掌控缺失!是其对生活、工作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拖延!
姗姗来迟下面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公交车突然启动的瞬间,往往会有人不自禁来一个大大的趔趄。这多半是因为这位仁兄看手机或车内或车外的美女入迷了。因这种状态的沉浸,当外界发生变化(车启动)时,他根本做不出及时的跟随反应,而是延续先前的状态—静止,于是动的车厢和静止的他产生了强烈的相对运动,趔趄也就自然发生。这位仁兄,你若再骂人家司机的驾驶技术差,就是无理取闹了。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的《巨婴国》里描述道:“习惯性的迟到,往往包含着一种很深但却不容易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的待在我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的进入别人的地盘,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不舒服”。
漫长寒假就要结束了,女儿几次“抱怨”假期的短暂。在我看来,这是她太乐不思蜀了:睡懒觉、任性地玩、还有爸爸妈妈陪着,谁还会愿意去开学呢?
职场当中也是如此。春节后不少用人单位会出现用工荒,不少的职场人士会在这个时候选择辞职,而辞职并不是跳槽了,而是“猫”起来了,选择不去工作,选择“年后再说!”
说一千道一万,道理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当前状态和节奏的沉浸,是对接下来的改变(有可能是挑战)的恐惧。
这反映了人的惰性,而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当然,这种舒适区,可能是内心深处的天堂,是遵从自己的兴趣使之,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嗨玩儿。
但这种舒适更可能是一种毒,或是你得了“懒癌”,得治!也投射出你内心的一种不自信,是对接下来节奏、任务hold不住的胆战心惊,是生涯状态的一种深度焦虑。
然而,春天来了,大自然醒来了,窗外的麻雀都叽叽喳喳地唱起歌来了,都在欢快地觅食了。
兄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