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296经

2019-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学僧宝几
295经世尊告诉我们:世间集灭,应如实知。

世间集,是缘起的流转,是因不守根律仪,在根尘相触之间,随之而生受想思的生老病死的流转。若能守根律仪,就能放下心中的那份所执。

守根律仪,不是这个不做,那个不做,这也不做那也不做那是戒禁取,是石头压草,是没用的,今天守得了一时,明天还会再犯。 所谓的守根律仪,是去观察、找到心中的染爱执着,然后去放下那份染爱执着,因为你知道一旦做了对染爱执着的抓取必然会有后有,随之而来的便是生老病死纯大苦聚的流转。

世间灭,是缘起的还灭,因为善守根律仪,根尘相触的当下不随境转,是与明相应的贤圣出离,由此而不生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识身。世尊于很多经文当中都有将愚痴无闻凡夫和多闻圣弟子做了一个对比,在这篇经文中世尊告诉我们多闻圣弟子对于世间集、世间灭要如实知,如实知这世间的集、世间的灭,才能够觉见世间生灭,然后成就贤圣出离,这份贤圣出离就是三依一向行持于八正道的努力。

当能够持续行持八正道,最后的结果便是得到寂灭为乐的寂静清凉之乐。只有于此六根身如实知见,舍离本修行愿的无明触,明确此六根身非汝所有,亦非余人所有。这本修行愿的受得此身,本修行愿是怎么一回事呢?是由无明触,所以有染爱行,最后到攀缘识,然后就随之而流转。

如果是于此六根身如实知见缘起的集灭呢?就会舍离这份本修行愿的无明触、染爱行、攀缘识,然后在根尘相触的刹那六识身就能灭,六识身灭了,缘起的流转也便能得到止息。十二缘起支断其一支,后面就不再相续。

学佛修行有身出家,有心出家,那么自然也有身精进和心精进,所谓的身精进讲的就是我们在世间生存的时候你要符合三界内的规则,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为了满足四事而已;而在今天,需要赢得在世间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于未来的弘法或是修行,如果没有四事的满足是无法安心修行或弘法的,没权没势还没钱,是寸步难行的。所以我们需要有身精进,这份身精进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赢得立足于三界之内所应该要的资源,同时心精进就在于一边在做世间的事情的时候内心是不染不着的,如此才是真功夫。

杂阿含经:296经

296经讲因缘法和缘生法,告诉我们要正智善见缘起、缘生。

缘起法讲的是此故彼的因果关系,随顺于缘起的是名缘生法,也就是缘起十二支。经文中告诉我们不论世尊出世与否,因缘法和缘生法都是如此的法住法界,此法常住。

愚痴凡夫被俗见所系,哪些俗见呢?世间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忌讳吉庆见。愚痴无闻凡夫就是被这些凡俗邪见系缚,所以不见缘起法与缘生法。如果能善知善见缘起法和缘生法呢,就能断身见的根本,如截多萝树头,由此而善觉世尊证悟之法,善修正法,入法流水。

如来是自己觉知了这缘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觉,然后为人演说,开示显发缘生法的义理,缘生法的义理就是缘于无明而有行,乃至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有了老死等现象。这一切的缘生之法都是法住、法定、法如、法尔,诸法不离真如,诸法不异于真如;观察这缘生的真理,审谛真实,不颠倒。

因缘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此故彼,因果必然性理则。

缘生法:由因缘法的此故彼显现出来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等诸现象。

无明、行、识等等诸现象它是依循着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等缘起定律而运作流转,故名缘生法。

因缘法,也就是缘起法,唯缘能行;缘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则,所以佛说缘起的时候加上了很多形容词,比如:法性、法界

缘生法,缘所起生,也称缘已生法,缘生是因果中的具体事项。所以当看懂了缘起法,明白了缘生法之后,要穿透事项,穿透事项看透事项背后的本质,本质正是此故彼的因果必然性理则。

缘起法为体,缘生法为相;缘起为理,缘生为事;透过现象(缘已生法)看本质(缘起此故彼的因果必然性理则)

现实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法都是缘生法,而缘生法背后必然的因果理则正是缘起法,也就是说缘起和缘生是理和事,懂缘起明缘生就是所谓的理事圆融。缘生说明了果从因生,对缘生而说缘起,缘生事项之所以因果相生、秩序不乱的这份必然的理则,缘生是依于缘起而生,缘生背后就是此故彼的因果必然性理则。

因缘,是因与缘的并称,比如说一粒种子,把它种在地里,给它施肥,浇水,给它阳光,适宜的温度,让它发芽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怎么理解因与缘?什么是因,什么是缘?直接引申结果的内在主因是这粒种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粒种子,再怎么给这块土地施肥、浇水,也是长不出新芽来的。这是直接引发结果的内在因素;缘呢,是外来相助的、间接的原因。所以有内因外缘之说,有亲因疏缘之说。就如同我们和一个人的关系,有亲近的,有疏远的。

我们讲因果的时候,这个因里面就已经包含了因与缘,是有因缘才会有果报,我们常常把因缘果报略称为因果,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因里面就包含了内因与外缘。

我们讲这个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在众多修行方法中,知道哪一些是直接导致我们解脱的,让我们直接契入法流的修行法门;哪一些它仅仅只是修定的方法。也就是说,当我们厘清直接契入的法和修定的方法,然后我们才能够在实修的过程当中根据当下的身心情况进行合理的对治。

厘清之后,才能免于将修定的方法当成解脱的法。因为有太多的人陷溺在四禅八定里,一辈子在这个深坑之中不可自拔。误将定境当慧境…还以为自己开悟了。

心精进与身精进

内因与外缘,我们要锁定根本的利益就是我要解脱。我要解脱的这一份心就是内因,这份内因需要什么样的外缘?前提是需要听闻佛法,要听闻佛法需要具备条件,需要具备资粮。我们的身精进就要来创造这样的助缘,当然最终的结果是索定想要解脱的这份最终的利益。解脱是根本目标,围绕这份目标创造外缘,然后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让我们能够有智慧有正见,然后以这份智慧正见为因,再创造条件安心打坐,禅修,不必为养命的四事奔波劳碌忧虑。

自己修行解脱我们说是罗汉,自了汉。除了自己解脱还要帮助别人解脱才是菩萨,菩萨也是解脱的菩萨,别当想要对别人生起这一份慈悲心的时候,冷不丁的被别人慈悲了,别人觉得你好可怜,在世间过也过不好,钱,钱没有,什么什么东西都不像样子,做个事情也办不了…人家想着来慈悲你一下。

本来想慈悲一下别人,结果被别人慈悲了。讲慈悲,是需要资本的。所以越来越体会到在当今的这个经济社会,我们在世间修行,真心不容易,不仅需要有心的精进,同时还要有身精进。但是在身精进的过程当中,就涉及到有长远的目标、根本的核心目标、根本利益,以及当下阶段性的目标。

阶段性的目标是我一定要做到什么事情,一定要达成世间的物质条件的满足,但是这一份物质条件的满足只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份助缘,我们的心不在贪上,当没有达成的时候心不在嗔上,我只是努力我该努力的,看起来好像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但是你内在有一份别人读不懂的心法,你有一份别人穿不透的智慧,你的内心当中是有光明的。

五蕴为缘起,六根为缘生

五蕴为识缘名色,是为缘起法;六根单其一支是为缘生。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凡夫畏果,因为凡夫追求的是一个结果,当结果显露眼前的时候,不明白其中因果之间的必然性,只看结果,结果不好了就忧愁悲伤。凡夫不懂因果之间的必然性,凡夫追求的只是一个结果,当结果来的时候,顺心合意就贪,不顺心不合意就嗔。凡夫面对不好结果时就害怕,心生畏惧。

菩萨畏因,菩萨因为知道因果之间的必然关系,看到一个现象的生起,就知道必然会有另一个现象产生,菩萨是从因上就开始斩断恶因,菩萨种下的是善因,结的必然是善果。(恶因:轮回之因;善因:解脱之因。)

缘起为因立名,缘生为果立名。不论是因立名的缘起,还是果立名的缘生,这当中都显示着一份无我。不管是因立还是果立,都表明它是有因缘果报,是因为因缘的聚散而有一份生灭的果报,在这份因缘果报当中并没有一个可以主宰的、恒常不变的、单一独存的,这显示的就是一份无我。缘起显示无我之理,无我理,缘生显示的是无我相。缘起法为体,缘生法为相。

从本质上讲是无我的,我们内心当中希望是有我的,希望有个可主宰的,恒常不变的,单一独存的,永远快乐的我,这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份追求。但是事实上缘生不管诸佛出世及未出世显示出来的都是依着缘起的理则而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在这个当中它本来显示的现象是无我的无我相,只不过是愚迷颠倒的凡夫内心中在追求一个永恒不变的,无我的事实与追求恒常两者之间是矛盾的,现实是无我的,内心还要妄执一个有我可掌控的,内心能不苦吗?

人生就是一大苦生。

法空、法性、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

此等诸法讲的正是缘生法,它必然是如此的;法住是讲法的安住性,正法讲的就是四圣谛,讲的就是缘起;缘起法有流转边、还灭边,四圣谛正由缘起法推演出来的,缘起四谛,四谛缘起,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你的心中是没有法的,对法的深入是远远不够的,对法的广度也是不够的。

当学人对佛法的底蕴认知不够深的时候,也就是深度和广度的了解不够的时候,哪怕听过这个法,对于很多现象是没有办法穿透的,于根尘相触的当下提不起法,法用不出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