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原来这就是有趣又烧脑的逻辑思维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81人  贝妮

会打拖拉机(八十分)扑克牌的人都知道,打得厉害的人很会算牌。打八十分一共要用两副牌,四个人打,面对面的两个人是一组,两组竞争升级。每组从2到A升级,哪组先打过A,哪组就赢。升级过程中,一组负责逃分,另一组就要积分,逃分的一组要防止另一组积分满80,积分的一组要努力把分积到80,只要满了80分,积分的一组就开始上台,按照他们的进程来升级;反之,逃分的那组,如果一直控制好牌局,不让对方积到分,就可以一路升级下去,最后赢牌。

因为牌的数量是有限的,越是打到后面,越有可能算出场面上还剩下什么牌,另外,通过对手和同伴的表现,也可以大致判断对方牌的好坏。

所以,打八十分,要打得好需要动脑筋,既要记忆力好,记住大家都打过什么牌,又要有推理能力,根据打出的牌和自己的牌面推理出别人手里剩下些什么牌;当然,如果很能探究别人的心理,对赢牌也有帮助。

看了《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这本书之后,我便想起了打八十分这个例子,我意识到,打牌的推理过程就是逻辑思维的一个例子。

《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这本书作者是孟云剑,他是北京大学逻辑学的研究生,是畅销书作家,新华社、央视的特约撰稿人,他还是“有书”平台的金牌领读人。这本书从概念讲起,从一个事物的概念出发,分析它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做出简单的判断;然后又讲了一些思维误区,从而推进思维的转变,再进行简单到复杂的推理

这些逻辑学的内容听着枯燥,但实际上很有趣,就像打牌一样,虽然要动脑筋,但人们乐在其中。尤其是逻辑学有好多经典的故事,十分有趣。其中有三个简单又有趣的小故事,分别出现在《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中介绍概念、思维误区和逻辑推理的三个版块中。

1.概念

在说明概念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孟云剑介绍了一个“白马非马”的案例。“白马非马”是古代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的一个著名论题:他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翻译过来是,他认为,马是一种形体的概念。白,是一种颜色的概念。颜色显然和形体不同,所以,白马肯定不是马。

这个白马非马的著名论题后面还有很多的说法,上面这句只是第一句,总之公孙龙因为这个诡辩,把很多人都辩到哑口无言。

其实这里边,白马是一个概念,马也是一个概念,如果光从概念的内涵来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自然有区别,所以公孙龙讲白马非马算是成立的。但是,概念还有一个特征是外延,外延就是指范围,白马的外延是指所有白色的马,马这个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有马。所有马,当然包括白马,那么,说白马不是马,显然是错的。

理解了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工作中的运用就极为重要。为什么领导交代的任务,有些人会办不成?因为很有可能双方的概念不统一,如果领导讲的概念和自己理解的概念不是一回事儿,那再努力干活也是白搭。比如,领导要你做一个方案,那方案是什么呢?显然这个方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具体要做些什么怎么做,这就需要和领导好好沟通,至少锁定一个范围才好下手。

2.思维误区

思维误区包含了好几种类型,有思维错误、思维惰性、遗漏隐性思维等,无论什么思维误区,都会对我们带来不良影响。在这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隐性思维,因为人们往往会遗漏和忽视隐性思维。

关于隐性思维有一个很有趣的“脏脸案例”。这个故事,是说两个犹太人从烟囱掉下去,一个人很脏,一个人很干净,那请问,谁会去洗澡?答案是,那个很干净的人去洗澡,因为他看到了对方很脏,就会觉得自己也很脏,所以他就去洗澡了。

很多人恐怕都会答错题目,说那个脏的人去洗澡,或者也会反其道而行之,觉得第一反应是脏的人去洗澡肯定不对,所以回答了干净的人去洗澡。

其实,回答那个脏的人去洗澡,并没有错,或者说,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够严谨。因为这个问题没有把隐含的条件给说出来,根据答案,这个问题其实是有隐含条件的,这个隐含的条件就是这两个人看不到自己到底脏不脏,只能通过对方的样子来判断。

但如果不把这个判断条件说清楚,人们按照常识肯定会觉得只有脏了才需要去洗,这不怪回答的人,只能说问问题的人就是在下套。这种有意无意忽略信息的情况,就是一种隐性思维。

所以,这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在做判断的时候想想有没有遗漏什么信息,要做出判断的依据是否足够,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或者在自己表达观点的时候,也要确认是否遗漏信息,有些信息我们会以为大家应该都知道,而恰恰这一点很可能别人都不知道,如果漏掉后就很可能没人理解了。

3.逻辑推理

同样是“脏脸案例”,还有一个升级版本的故事。这时,有3个人的脸是脏的,但他们看不到自己脸,当然也不能沟通,这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脸脏不脏。此时,如果有个旁观者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至少有1人的脸是脏的。再给这3人编个号,分别为1、2、3号。情形会如何?

1号看到2、3号都是脏的,这就符合“至少有1人的脸是脏的”,因而他还是无法判断自己的情况。2号呢?他看到1号无法判断,那就分析起来了,1号无法判断一定是因为看见2、3号已经至少有1人的脸是脏的了。那么2号看到3号确实是脏的,已经符合至少1人是脏的这个条件了,所以,他也没法确定自己脏不脏。

那3号呢?根据1号的表现,他知道了自己和2号,至少有1人是脏的。再根据2号的表现,他就能确定自己是脏的了。因为如果3号不脏,那2号就可以确定脏的那个人是2号自己了。

这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信息来逐项推理得出结论。同时也说明,每个人都知道一件事,和大家都知道别人知道这件事,是完全不同的。这听起来很拗口,却是很有名的“脏脸博弈”理论。

这三个逻辑小故事,是整本书案例的冰山一角。对这些逻辑案例的分析和解读,构成了《你对我讲道理,我对你讲逻辑》由浅入深的逻辑知识体系。

有趣又烧脑,是逻辑故事的特点,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可能逻辑就是复杂又枯燥的公式推导过程,跟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但是,逻辑其实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并不知道那些理论,可也在不知不觉使用着。逻辑思维强的人,也往往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准确地做出各种判断,从而享受着逻辑带来的好处。

所以,何不从这类简单的逻辑故事开始,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就像打牌一样,从中体会乐趣,也能顺便习得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