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慢点过
平时用水性笔写字已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到已经成为了下意识,因做语文教师的缘故,可能写字的机会要远远多于一般人,也略多于其他学科的教师。
但由于时代的进步,如今的知识分子也大多是键盘的巨人,书写的矮子,也正因此我不断督促我的学生一定要动笔,这学期在办理学校的学生报时还和校长申请增加了一个新栏目“做中国人,写规范字”,我们确实应该对如今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来一番冷思考,如果连字都不会写了,空谈国学和传统文化就有点附庸风雅,空谈虚玄了。可前几日,学生自习课下课找我咨询一些问题,礼貌性的语言过后是调皮的一句“老师,咱们俩的笔是同款”,这不禁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签字笔,这才意识到我不知多久没有用钢笔写字了。从儿时起我就热衷于用完一管笔,中途不更换,因为那使我更富有成就感,买笔倒也不图样式的精美,最重要的是好用,运笔时能一以贯之,流畅自然即可。这些习惯至今仍然保持,但闻到的却不再是那熟悉的充满温度的钢笔水的味道,而是冷冰冰的水性笔的索然无味。
我找到了在抽屉里沉睡已久的钢笔,准备出门购买钢笔水,我带着久违的兴奋一步步迈出门,可出门后我惊讶发现在校园附近居然没有像样的文具店,生活一旦司空见惯,也就蒙蔽了发现问题的双眼。走着走着,找来找去,已经走出了单位附近的商圈,本以为可以得来全不费工夫,却变成了跋山涉水的苦苦追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了一家外观上较为高大上的超市,进去后便问售货员有钢笔水吗,她略显惊讶的看着我,异样的眼神已经给了我答案。心灰意冷,本想再走远点去找找,可原本心中燃起的热火却被这无声的眼神扑灭了,只好兴尽而归吧,可一边走脑中还是一边搜索着曾经在哪里买过,脚步逐渐放缓了,可能是思绪分了神,抑或是如幕布般凛冽的寒风阻挡所致,细细想来此刻的我还真有些“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劲头。眼看围着西安路走了个来回,路过百盛商场时,突然想起貌似两年前在这里曾买过一支钢笔,于是刚刚失望的心瞬间又充满了希望,如此规模的商场总不能连一瓶钢笔水都找不到吧?循着记忆的脚步登上了电梯直达五楼,可在五楼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具用品,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吗?询问三四个售货员都没有满意的答案,最后一位好心的大姐告诉我这一层原来是有文具用品的,可一年前就已经撤掉了,不赚钱。这句话仿佛如钟声敲响后的回音伴着我走下楼梯,看来今天注定要带着遗憾度过了。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质载体的,这个载体会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取代了文言文,将白话文推上了新的历时舞台,随之而来的是“毛笔文化”的落寞,取而代之以“钢笔文化”。直到今天,“钢笔文化”再次面临同样的尴尬境遇,我不能认同这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必然性碾压,因为快餐注定是缺少营养的。钢笔字取代毛笔字成为主流,或许最主要的原因是毛笔太麻烦,只要动笔写字就要磨墨,水性笔取代钢笔恐怕也是因为麻烦,因为钢笔用没了还需要打钢笔水。怕麻烦是想追求高速度的生活,但高速度是很容易让人迷失的,不要忘记“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的诗句,它表现的始终是对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状态,“非人磨墨墨磨人”,磨着磨着,就磨出了一个个很道地的中国传统文人。
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过我“慢就是快”,儿时的我始终不理解,现在渐渐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