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福利美文诗界美林集诗外桃园

【九洲芳文.故事汇】战火中的青春

2020-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纳兰蕙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这群高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队伍中就有我的爷爷。我不知道当年我的太奶奶怎么忍心将十六岁的儿子送去了抗美援朝的大军中。

彼时美国纠集十六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的名义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悍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并对我国丹东地区实施了狂轰滥炸。面对美军的肆无忌惮的挑衅,面对中国主权被践踏,中国迅速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我常常想,如果太奶奶知道这批兵是要上朝鲜战场,如果她知道朝鲜的天寒地冻,如果她知道敌我双方实力之悬殊,她还舍得将自己这么小的儿子送去吗?

只是听说少年时的爷爷长得眉清目秀,在小镇当税务员。当时地方戏班子的人都喜欢他,不时地教他唱上几曲,他也唱得有板有眼的。可太奶奶怕他跟唱戏的学坏了,于是就让儿子应征入伍了。

我不知道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离开了母亲来到千里之外的异国,他的心里面是不是有些惶恐不安,只听说列车到达终点时他是被人抱下来的。

因为太小,上级让他从卫生员干起。他很快就能熟练地为伤员清理包扎伤口。有次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中救下了一名严重受伤的战士。还荣立三等功一次。

他和战友们从敌人的尸体上收集急救包;绷带不够用时就去捡敌人投照明弹的降落伞,把它撕成条做绷带;药棉用完了就从棉衣里抽出棉絮煮沸后做药棉。

我不可想像那个懵懂少年就是这样在枪林弹雨中茁壮成长的,他从一个小小卫生员到一名排长,然后送进石家庄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最后经过层层选拔,一路高歌走进了建国初期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有一年的清明时节,回乡祭祖后我曾写下了这阕【小重山·缅怀

  山外青山还地桥,
  凭栏独望月,路迢迢。
  东风不解北风萧,
  跨鸭绿,英武比天骄。

  热血赋离骚,
  情怀随仁义,水滔滔。
  噬魂如晤念珠叨,
  清风袖,荒冢又燃烧。

虎父当然无犬子,二十多年后爷爷又将我的父亲送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父亲同样荣立三等功一次。

所以看到电视上播放《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文艺晚会时我颇有感触。
中学课本里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都能背上一段: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这一系列的排比句让多少人读着读着就热泪盈眶?此刻我已双眼噙泪。

我从来不曾忘记,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有时甚至想象如果我出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也是机智勇敢的战士。我过往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我的军人情结有多么浓。

通过翻阅那段历史,竟然还发现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志愿军“冰雕连”的故事,引得敌军“一枪没发”向他们脱帽致敬!

这支连队埋伏在美军撤退的路口,当仓惶溃退的美军看到这些志愿军战士正在以各种姿势拿着枪对着他们,但是却一动不动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美军当然不敢贸然前行,就派了几名士兵上前去探个究竟,细瞧才发现原来他们都被冻住了,一个个眼睛一动也不动,脸上都掛着冰的痕迹。

可以脑补一下,我国北方零下十几度都让人受不了,彼时的北朝鲜可是零下四十度的恶劣天气啊。

然而我们的战士为了不暴露目标,顶着严寒,衣着又单薄,哪能不被冻住?这跟武装到牙齿美军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就这样,一百二十九名铁血战士成了凝固的冰雕,他们的敌人都不由得向他们脱帽致敬。他们总算明白为什么志愿军最终赢得了这场实力悬殊的胜利。

他们都是父母的孩子,他们都曾是生龙活虎的人啊,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此所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志愿军在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没有火箭炮等先进武器的情况下,愣是顶着190余万枚炮弹的饱和式打击,以血肉之躯死守上甘岭43天,打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最终以牺牲两万多人的巨大代价,保卫了上甘岭。

最后在长达两年的边打边谈中,每一次战役的胜利都会促进谈判的进程。

以至于当年“联合国军”指挥官麦克阿瑟恐惧地回忆道:“谁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那他一定是脑子有病!”

感慨之余写下了南乡子·飒爽英姿

   故事饮流光。
   烽火连天曀雾茫。
   儒雅少年从此去,戎装。
   捎句叮咛上北疆。

   鸽子要飞翔。
   梦里关山那扇窗。
   翘盼凯旋添鬓雪,阿娘。
   念念云随雁字长。

九洲芳文·故事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