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杜甫
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
昔如水上鸥,今为罝中兔。
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
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
海隅微小吏,眼暗发垂素。
鸠杖近青袍,非供折腰具!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
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1d9a1311fa848788.jpg)
这是一首写给老朋友的诗,表达了深情的怀念,深刻同情好友的遭遇,同时,也有“同病相怜”的感受在里面。
郑十八即郑虔,作者的好朋友,年龄大于作者好多,但是二人的友情却非常浓厚。
郑虔才华卓著,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入长安,他被捕获,叛军命令他继续担任原官职,做叛军的官,他装病没有就任。
但是,叛乱平定后,郑虔却因为这段与叛军相处的经历,被贬斥到地处南方偏远的台州,只担任一个小小的司户之职。
作者写下此诗时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县),与台州相距遥远。长期没有这位老朋友的音讯,他非常想念,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好友。
诗的前四联直抒胸臆:天台(即台州)是那样的遥远,风浪早晚不息,郑公又是那样的老迈,即使遇赦放回,恐怕也认不得回家的路了。
往日里,您如水上的沙鸥一样漂泊无依,现在,却又像猎人网中的小兔一样孤苦,性命操纵在他人手里,悲伤得不能自抑的时候,只能面向北方的故乡凝望啊!
中间的六联,站在对方角度展开联想,进一步抒发自己对好友的同情:台州是那样荒凉,山鬼、蝮蛇横行,您在那里独守孤城,漫长的岁月里,又有谁能与您共度呢?
古往今来,能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事情的人,往往被才名所误。夫子您是嵇康、阮籍一样的人物,也被这俗世构恶。您年老体衰,眼睛已经昏花,头发已然斑白,还要拄着拐杖,不时地对上级弯腰行礼,这真是令人心酸啊!
诗的最后两联,遥想自己有朝一日还能与老友相聚:那时两人对坐,相互把盏,虽然只有浊酒一杯,彼此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尚且还能感慨一番这些年的遭遇吧!
通读全诗,几乎全部都是对好友的同情和支持,但是在这真挚的感情背后,也有对造成好友如此悲凄遭遇的深层原因的思考,当然也有控诉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