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故事365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8人  李妮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最近看到这句话,是在一家医院的手绘小黑板上。小黑板的后面,是铺了米色麻布的大桌子,桌上摆着几盆绿植和几摞书籍杂志,桌旁围着一圈椅子。这里是病人的等候区和休息区。

我很少去医院,对医院也鲜有好感。偶尔去一次,体验的无非是汹涌的人潮、污浊的空气、长久的等待和忐忑的心情。然后就更不愿意去。

来到这家医院,出乎意料。人少、宽阔、干净。等候区设置的这张大桌子,甚至会给人丝丝暖意,感到被无声地关怀了。我把小黑板的字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不是第一次读到这段话,但这段话配着此情此景,却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

接诊的医生是个普通的医师,没有什么响当当的职衔。但她对我却像主人招待客人一般热情。客客气气,嘘寒问暖,偶尔还拉个家常。我在愉悦之余,甚至觉得有点……不习惯。因为是看牙,要连续去几周,她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好。有一次刷牙不慎,把临时填充材料刷掉了一小块。约好了一早去找她看看要不要紧。我是挂了号才去见的她,看完后,她以为我只是来看看而没有挂号,还忙忙地帮我找有没有多余的停车票(挂号单可以换领停车票)。有一次,我感叹道:“你可真热情啊。” 她反愣了一下:“有吗?啊,我平时就这样,话多嘛。”又笑起来。

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这句话,用在心理咨询里也是完全适用的。来访者常常怀着忐忑、焦虑和低落的心情过来,就像我去医院的感觉一样。咨询师总是能治愈他们吗?未必。很多时候,咨询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因为心理病和生理病一样,一半看医者,一半看患者。医患有更好的配合,患者才有更好的预后。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态度就是“常常去帮助”——虽然不知道结果能达到哪里,我们都会去努力。

而“总是去安慰”呢?

我们常常轻忽了安慰的力量,觉得安慰只是一种虚飘飘的、没有实质作用的东西。

然而,那一张铺着米色麻布、虚位以待的大桌子,尽管我并没有时间去坐,光是看到它,心中就有一股暖意;
早上去得早,诊室门还没开。开门时护士看到我,一句“医生正在换衣服,马上就叫你”,就让我心情明亮起来;
躺在诊疗椅上,嘴里都是器械的冰凉触感,医生一句轻轻的“接下来会有点点酸,不痛的哈” 就已经让担忧的心放下大半……

这些都不是治疗本身,但却让我放松了心情,充满了温暖,感到被看见、尊重和关怀。这种情绪,当然对于康复有所助益。或者说,作为一个人,我们在关系中渴望得到的,不就是这些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