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梦成论吃

2020-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Jones贝特莱夫

好(三声)吃是味蕾的认可;

好(四声)吃是吃货的形容;

但不管是好吃还是好吃,大概都是对美食的赞美,至少这两个词对我,经常都酝酿在一声饱嗝中,自然发生。

有多好吃呢?

晚上买一瓶啤酒,六块钱毛豆,一袋方便面往面里边加两根火腿肠,还一定要点开一季人生一串或者生活如沸。就着屏幕里边的味道,就是一顿有仪式感的晚餐。

对象颇有兴致的时候那便更有口福。推开门还没抹开额头上的汗,迫不及待就要就着排骨下去一张葱香的饼,不过惯例需要哈着啤酒,守在锅边绝不想多等一秒。

很多美食已经无处寻觅,只有在午夜梦回肚子抗议的时候,还分明能回味的起那种味道。

市井小吃未必是饕餮大宴,未必是精耕细作,更不必是所谓科学的千篇一律。

食物本身的种类、构成、调味大都一样,可最让人上瘾的,便是千家百户掌勺人手中的天地,一家一种味,一天一个样,全凭师傅的即兴发挥和心情。勾芡的酸甜苦辣不重不复尽在其中,点缀的恰是生活的千滋百味。

遍地是流水线快餐,

却没有了满烤慢炖慢慢聊的闲适 ,

也没有喝酒吃肉大快朵颐一吐为快先干为尽的痛快。

市井美食的热腾,

恰是人间最难追忆的烟火气,

所以红火的大排挡在消失,简陋的露天小摊难觅影踪。

武汉的热干面,我找遍大半个城,都找不到名副其实的好面。记得小时候 一碗热干面,撒点榨菜,吃不下拎着坐两个小时的公交,打开还是好吃的味道。

杂粮煎饼一定是在街角小车的最好吃,干净整洁的店面里一定不是想要的滋味儿。

麻辣香锅一定得有张油腻的桌子,和一个麻辣的老板娘,够胆在你要特辣的时候毫不留情,绝不为你被辣哭的差评而心慈手软地妥协。

中国的美食大多来源市井。生活的百转千回岁月的烟熏火燎,才滋养出最有滋味的街边美食,食物的烟火气恰如市井的车水马龙,最具温暖人心和推心置腹的力量。

我现在知道我自己为什么那么迷恋烧烤和火锅。

大块肉放烧的正旺的炭火上,

呲溜溜的油就着烟一冒,

来不及拐弯抹角,

就烤了个外酥里嫩。

大片肉放进咕嘟冒泡的牛油里,

红红火火吸饱滋味,

没时间犹犹豫豫,

就烫了个通通透透。

经常想念老济南那条烧烤老巷,点菜的权利都被剥夺,只塞满烧烤带来的放纵和满足。

东北的烧烤更是粗犷的代言,通常伴随着推杯换盏,兴致阑珊。不免酒后失仪:烧烤前我是哈尔滨的,烧烤后哈尔滨是我的。但是谁有在乎呢,大冬天一起吃烧烤的人,谁不是一口酒一口肉,管他今天的横七竖八和明天的头疼脑热。

烧烤本身就是吸饱了烟火,才最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吧。

有人说:火锅能吃到一块儿的,一定是同类。一起吃火锅才不是数着秒烫着自己的肉,还要小心翼翼的盯着菜盘保证分配和搭配。一起吃火锅不就得大开大合,清完一盘再一盘,你蘸你的麻汁拌酱,我吃我的本底辣油,吃的就是个酣畅 烫的就图个爽快。在热气腾腾捞光锅底的那一刹,才升华成酣畅淋漓的幸福和满足。

家里妈妈的饭菜,一定最懂我的胃,就连一盘土豆丝,莫管是酸辣脆爽还是焦软咸香的,不必过多言语,到家准是最下饭的味道。小时候家里的饭菜仅仅是好吃,长大后的家宴,时不时的推杯换盏小菜相伴才是父子沟通的桥梁,是成长交替最大的默契。

有人说好吃会吃的人,大多心思细腻,看似漫不经心的过程,实则技巧高妙。 拿捏的恰好是生活的点滴滋味儿。

好友团聚,吃是主题。酒肉相伴,一顿饭往往最耗时间,或是亲自下厨,或是外卖盒饭,或是饭馆排挡,反正都是一扫而尽,一吐为快,然后在灯影交错里释放盼望了数月的欢畅。他乡故知,闺中密友,不知是饭菜可口还是醉意朦胧,反正平添了不少滋味儿,正如烧烤由热到冷,汤锅冷了又沸,谁也不会为今天酒量的稍胜半筹而沾沾自喜。大快朵颐,酒酣人散,各自不言不语,感情愈久弥新。

人生嘛,多少次都是自顾自的喜怒哀乐,各自走散在形色匆匆。还好美食总在人间烟火的街头巷尾,那些在热气腾腾背后不加掩饰的笑脸,才是美食最好的馈赠。借人生一串一首小诗:

“日一头 夜一头

酸甜苦辣复何求

火上一盏灯

江湖尽风流”

小酒一盏,矫情一碗。明天还要在减肥和生活的路上,盼望下次重逢的活色生香。

20200720小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