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使用: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

2023-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Easen的卡片写作人生

本文聊聊如何写卡片笔记。

《笔记的方法》的作者刘少南说,卡片笔记的终极目的就是增援未来的自己。增援的方式可以是备忘、提醒、决策、写作等等。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增援,我们必须对卡片笔记的内容及处理方式有所要求。

卢曼用的卡片盒笔记系统,把笔记分为了三类: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根据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将其三类笔记整理如下:

闪念笔记

记录「闪念笔记」是为了让一个想法写下来的门槛必须尽可能低,但必须强调一点,一定要配套「回顾」动作,而且要1-2天内。

「回顾」时有两种情况:

一是丢弃。当你再次看到这张卡片时,记不起来当时为什么要记录,通常是你太久没有回顾了,又或者,卡片内容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

二是转为「永久笔记」。当你再次看到这张卡片时,依然能够激发你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非常重要,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多花一些时间,提炼观点、丰富细节,把它变成一张「永久卡片」。

如果没有「回顾」这一动作,很多无用的卡片堆积,最终使得整个卡片系统臃肿、杂乱,成为了各种临时想法的垃圾场。

如果你已经知道不会再去回顾它们,索性一开始就不要做「闪念笔记」,而是做一个适当的「永久笔记」。「闪念笔记」只有在你能在一两天内回顾它们,并将它们变成以后可以使用的适当的笔记时才有价值。

另外还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闪念笔记」当做「永久笔记」放在了卡片里。

文献笔记

「文献笔记」实际上就是对阅读过的文字进行摘录,以便未来引用,或者激发并延伸为「永久卡片」。有时候,它更多是佐证「永久卡片」里的观点的素材,又或者是为一篇文章提供佐证的案例素材。

记录时,要注意几个点:

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不要只是摘抄,要理解其中的含义,避免不经思考地摘录

概述的语言要精炼简短

摘录的内容也要精心挑选

不要随意改变原文的意思来适应我们,而是用不同的文字尽可能还原引文的意思

也可以只记录关键词,然后记好来源信息

卢曼从不在他所读文本中的句子下画线,也不在空白处写评论。他所做的只是将文中引起他注意的观点在另一张纸上做简单的笔记。“我把书目细节记在卡片上,并在背面写上‘第x页是这个,第y页是那个’,然后把它们放进文献卡片盒里——那里收集了我读过的所有书目”。

我们在应用时,也可以效仿卢曼,写「文献卡片」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格式:

一句话简要概述

原文摘抄内容

来自《……》书,哪一页

永久笔记

「永久笔记」经常是从「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而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闪念笔记→永久笔记

文献笔记→永久笔记

「永久笔记」与另外两种笔记的最大区别是,它不只是思想或观点的备忘录,而是以书面形式包含实际思想或观点的文本。

前文提到,笔记的最大作用就是的增援未来的自己,如果我们把在写作过程中三类笔记的使用比例做一个大概的估算,那应该是这样的:

永久笔记:90%

文献笔记:9%

闪念笔记:1%

由此可见,「永久笔记」几乎是我们笔记系统最有价值的全部,值得我们重点维护,花最多时间打磨。

那么高质量的「永久笔记」应该怎么样的?以下有几点“标准”,供参考:

用自己的文字组织语言(从“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来)

表达的是明确的观点,而且完整,未来可复用

链接其他笔记,越多越好

最好有来源和参考资料

(以上四点会单独用写文章详细阐述)

总之,我们要本着“高质量,必要信息,永远可复用”的原则「永久笔记」。

记录笔记误区

一、所有笔记都混为一谈。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申克·阿伦斯有一个朋友,为了不让任何偶然获得的想法、有趣的发现或偶遇的名言消失,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写下来。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笔记本,经常在谈话中快速地做一些笔记。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任何想法都不会丢失。不过缺点也很严重:由于他把每一条笔记都划分到“永久笔记”的范畴,导致优秀的笔记被其他或许只与特定项目有关、或许实际上不那么好的笔记淹没了,因此永远也无法实现群聚效应。

我们用时间顺序记录笔记或者翻找笔记,并不能帮助我们高效地找到、组合或重新排列想法。所以,申克·阿伦斯的朋友,即便有一整书柜写满了精彩想法的笔记本,但却没能利用它们发表一篇文章。

所以一定要给笔记进行分类处理。

二、只记录,却不用、不整理、不输出。

工具的使用方式和工具本身一样重要。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去使用它,那么即使是最好的工具也不会对我们有太大的帮助。如果只有记录,那么整个笔记系统只是思想的坟场,还不如不记。卡片笔记系统终究只是工具,它应该为我们达成目标进行服务。

changelog:

日更第22/100篇。

2023.11.21,耗时180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