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场自我训练
转眼已到了冬季,打开简书浏览我的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十几万字,主要的产量来自 三、四、五那几个月,做到了日更,其中不乏绞尽脑汁东拼西凑的小说和现编的故事,也尝试着写了一些书评。当时倍感匮乏,觉得急需要大量输入,所以打算停一停,多读些书,多看些电影,一段时间后发现,持续的输出才是输入最大的动力。
我是个完美主义控,容易在准备和细节方面纠结,不能很快开始仍然是我目前的问题。在不知道写什么,难以下笔的状态下,我尝试意识流写作,一些即兴的散文和随笔就是这么应运而生的。这种写作轻松而随意,天马行空,思绪无拘无束,是我最享受的一种码字状态。
我写的小说或者故事(暂且先这么说吧),也是有了大概的框架和骨骼后,采用意识流写法增加人物刻画和场景的描写,很多的故事情节都是我即兴想出来的,没有一个完整的提纲和计划,以至于我有时候同时在写几个故事,但是都不知道怎样结尾,暂时搁浅了。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小说创作过程,首先要有缜密的思路和故事设计,才开始动笔,不啻于一项即将修建的工程。我在简书写作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收到过一个 杂志社的邀请,希望我成为某个专栏的写手。当时针对成为写手这个问题,内心颇有一段挣扎,似乎成为写手就要在固定的框架内去写作,如同被捆住了羽毛、翅膀和手脚。我专门花了几天时间仔细研究过他们的专栏,发现所有的小说或者故事类的专栏,都要首先提交提纲和计划。尽管后来我还是婉拒了这份邀请,但是提纲和计划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非常惧怕压力,非常害怕编辑声色俱厉的催稿,这是我拒绝做专栏写手的主要原因。码字对我来说是生活的一种出口,调节情绪,平衡身心的重要工具,我曾经调侃说“写作是我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不能想象把爱好变成工作后的 那种索然无味。所以我还是非常期待那种自由写作,快乐写作的状态,尽管目前写得还很不像样子,但是能一直写,能持续地写我就很满足了。
氛围很重要。几个写作群中不乏高产的作者,勤奋并且敢于尝试,其中卓然、艳子姐、听雪老师、esther老师都不同程度地鼓励过我,给我很多建议,也明确了自己擅长的写作方式和方向,更多人的身体力行让我明白深夜码字的自己并不孤单,漆黑的夜里身边簇拥着浩浩荡荡的同伴。
时至今日,我并没有过多的经验和感想,还是最初的想法,就这样一直坚持写下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