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孩子进入学校,度过了适应期后,就开始出现分化,有的孩子学习主动,上课愿意提问,做作业不用催。有的孩子则对学习提不起劲,作业能拖就拖,上课能睡就睡。老师也说: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好好学。家长只能责怪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这话自己听了都觉得虚。那么到底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本文试图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谈谈原因。
首先,不必担心孩子是天生不如人。
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思考后解决问题。所以并不存在天生“不爱动脑子”的孩子。到了6岁以后,孩子对充分运用智力的需要,会逐渐超过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所以你会看到,他们虽然还是个标准吃货,但明显对世界有了更多的探索欲望。有研究发现,大脑在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之后,会分泌多巴胺,这能产生愉悦感。我们肯定会干让让自己愉悦的事的。
这里给分析孩子为什么对学习没兴趣带来第一点提示:不爱学习的孩子可能并没感觉到他在学校的学习是在解决问题。
他只是去完成一个程序,先听几个人叨叨叨一整天,然后回家写完十道作业题。而不是为了解决这十道作业题,去学校听一整天相关内容的讲解。优秀的老师会在课堂开始就提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目标问题,而不是"现在翻开25页,第一个概念是。。。"只有带着问题的学习,才能长期产生主动性。
但是同时,愉悦感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毫无进展是不会有愉悦感的,或者仅仅知道答案也是无趣的。这就引出第二个大脑特征
大脑只爱思考难度合适的问题
大脑爱思考,可大脑也有偏好。有时候它会偷懒。为什么你会愿意打开这篇文章,而不去看一篇同主题的认知科学的论文。因为后者更长的篇幅和图表、公式、术语会让你迅速做出判断,学术论文未知细节太多,理解难度太大,然后自动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有时候大脑又有些傲慢,游戏通关了就不再想玩了,因为再玩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几乎不用思考,不能带来多少愉悦感了。
面对问题,大脑会迅速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的脑力劳动,它会优先选择有难度但看上去能解决的问题,这才能给它带来愉悦感满足感。如果判断需要的脑力劳动太多或太少,都可能还没开始就停止努力。
所以这给我们带来第二点提示:
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他觉得现阶段学校里面对的问题太难或太简单了。毕竟学校是统一进度的,可孩子是各异的,如果一直都要面对非常有难度的问题,肯定是让人沮丧的。但你又不能要求老师给孩子单独布置简单些的作业,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的思考变的容易些,不再觉得问题过难。
如何让思考更顺利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人类思考模型。
为什么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思考是在科学家称之为"工作记忆"的部分进行的,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有意识的思考”。其实 这个部分的容量非常小,大致等于你能在短时间内记住的数字数量,7个单位而已,所以人类虽然喜欢思考,但并不善思考,任何一台计算器都比大脑思考算术题更快。但是大脑却能处理更复杂的信息,它将大量的事实信息(比如天空的颜色,狗的叫声,三角形的形状)和过程信息(加减乘除的算法,如何从家里走到公司)储存在长期记忆里。在需要思考的时候瞬间提取,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
假设现在听到一句诗"冰是水睡着的样子",你会莞尔一笑,因为大脑瞬间把水,冰和睡觉的样子都从记忆里提取出来,在意识中进行对比,就觉得无比精妙。但是如果你从来没见过冰,那就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妙。
假设一道作业题a(b+c)+d/(e-f)进入孩子的注意,他开始思考,如果在长期记忆中储存了a(b+c)和 d/(e-f)的计算范例,这道题对于他就是一道简单的加法题。可是若没有这部分长期记忆,就会觉得无比复杂,大脑当机。
所以这里给我们第三个提示:要增加孩子的背景知识量。也就是大量的事实和过程知识。
学校中有个"四年级掉队"现象,就是原本成绩不错的孩子,在四年级时会突然成绩下滑。因为在这之前主要是事实知识学习,认识文字,数字,算数规律等,但三四年级后就开始进入逻辑训练阶段,由认字转为阅读理解。这需要更多的事实知识储备。掉队的孩子一个方面是前期没有通过扎实练习将知识存入长期记忆,考完试就忘了。另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是,没有接触学校以外更大的知识面和词汇量。学习有点像赚钱,有钱人总是有办法赚更多。知道越多的孩子,学习新事物会更容易。
那么怎样更好的记忆背景知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有用吗?后面的文章会再做分析,这里先说其中一点。
背景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可以随时随地的,有时并不需要特意花心思,只要接触就能学习。在看书,看新闻,和朋友聊天打球做游戏,包括手机上的碎片阅读,都能接触到知识。有研究者全面分析过学生的各种业余爱好,其中书籍是当之无愧的“金矿”,书(包括“闲书”)使孩子们接触到比其他任何活动更多的事实和词汇,由于看书时大脑需要信息加工,也使得内容中进入到长期记忆的比例是最高的。与之对比,电子游戏和看动画片却不是好的途径,主要是信息密度太低,长年累月下来,和那些在同样时间里干别的事情的孩子相比,差距就会很明显。
YouTube小红人,凯恩9岁男孩凯恩.蒙罗伊暑假跟着爸爸在汽车配件上班实在无聊,开始折腾仓库里的纸箱,他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用纸箱、胶带、旧玩具以及其他各种材料亲手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游戏机,有投篮机、足球台、抓娃娃机等,并在他父亲的商店内设立了一个游乐场。这个创意给凯恩带来了25万美元的大学奖学金,还继而成立了Imagination Foundation (想象力基金),用来帮助更多和凯恩一样充满想象力、追逐梦想的孩子。
这虽然是个偶然事件,但里面有很多值得家长学习的细节,有兴趣可以网上搜搜关于凯恩完整的介绍,我提这个例子,只是希望你假想下凯恩爸爸商店里如果有看不完的动画片,或者给他足够的钱天天泡在游戏厅里,他是否还会去做这个事。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解决路径就变得清晰了:
1.帮孩子转变学习视角,带着问题去学习。
2.给孩子难度适合的学习材料,不要让他掉队(或无聊)的时间太长,补习或参加学科竞赛有时是必要的。
3.增加背景知识接触面。如果孩子业余时间都拿来看电视和打游戏,接触不到优秀的信息源,成绩是很难好起来的。
当然说的简单做起来却仍然需要方法,后面的文章会试着逐步探讨每个路径的执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