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读书

拈花一笑,原来如此!

2019-03-27  本文已影响12人  玉杯清茗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读书笔记(四十)

拈花一笑,原来如此!

佛否认所说是佛法

经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佛告诉须菩提,千万不要有那样的观念,认为佛在这个世界上说了法。南师说,实际上,佛祖三十一岁悟道后就开始说法,八十岁入涅盘,说了四五十年。他在这里都一概否认了。“莫作是言”,意思是千万不要有这个观念,认为我说过佛法,“何以故”?什么理由呢?假使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真正说过某一种法,“即为谤佛”。
南师解释,佛叫人们念佛,叫人们修止观,叫人们修戒、定、慧,所谓三十七道品,说般若,说法相,说唯识,都是佛说的。现在佛却说,如果有人讲我有说法,那是对我的诽谤。这是什么理由呢?“不能解我所说故”。佛的意思是这个人虽然学佛法,听了佛法,但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佛法,他没有懂,所以才说我有说法,这是错误的话。
南师举例来进行解释。如教育行业,一个教书教了几十年的人,在我认为是受罪,是罪业深重才教书,那真是非常痛苦的。假使有一百个人听课,同样一句话,这一百个人的反应和理解,统统不同。有时候甚至老师说是白的,结果很可能有五六个同学告诉老师,老师说是灰的。所以从事教育多年的人,会感觉到教育是一件受罪的事,非常痛苦。另一方面讲,一切众生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文字,因为语言文字不足以表达人的意识。
有时候不说话反而容易懂,一说话反而生误会。不但人是如此,世界上很多的生物,也不大会用语言的。鱼跟鱼两个眼睛一看,彼此就懂了。蝙蝠在空中飞,两个翅膀一感觉,就飞开了。人类的语言,除了嘴吧说话以外,身体皮肤都会讲话;我们被人家靠近,就会感觉热,就想躲开一点,皮肤会说话的缘故。语意的道理就是如此,光凭说话是极容易误解的;所以佛说,他说法的本意是要使一切众生听了不要着相,不要抓住他所说的不放。
悟道、成佛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所说的法如筏喻者;等于一艘过河的船,人过了河不必要把船背在身上走。换句话说,如果过河不要船可以吗?当然可以!会游泳就自己游过去,佛并不要你一定坐他的船过去。
所以佛的说法,就是要人们懂得这个道理,殊不知大家学佛听了佛的法,自己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道,反而拚命抓住佛所说的法,当成真实,真是舍本逐末了。所以佛在这里否认自己说的是法,因为这些人“不能解我所说故”,不能理解佛所说“法”的意思。接著佛陈述理由。

佛祖拈花,迦叶笑了

经云:“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真正的说法,佛用一句话说完了,就是无可说。
后世到了禅宗,讲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有一天上座说法,学生徒弟们都等他讲。等了半天他没有说话,忽然抓起面前讲台上一朵花,一直拿着也不说话,弟子们都不晓得他什么意思,谁都不懂。只有他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典籍的记述。南师讲,这个“破”字形容得妙极了,大家等了半天,心情都很严肃,场面非常庄重,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一下子笑了出来。这一下被佛看到了,佛就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因为迦叶懂了,这是禅宗的开始。
大家可以想一想那个场景,佛拿着一支花在手上,不说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正表示说:法者无法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来表达。真正佛法到了最后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可思议;说出来都非第一义,都是第二义。无上妙法本来不可说,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马上要入涅盘,就要走了。本来佛也不想讲什么金刚经,什么都不想讲。根据经典的记载,那时帝释天人都下来向他跪着请求,佛啊,您不能这样走啊!你多生多世发大愿,说大彻大悟之后要度众生,现在您大彻大悟证道了,反而要离开,不管大家,这个不行啊!佛当时就讲了一句话,华严经、法华经上都有记载,佛说:“止。止。我法妙难思。”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南师讲,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含义了。佛连续两个字,止,止,就是说你停止,你停止,我证得的法,说了你们也不懂。「止」这个字,也告诉大家一念不生全体现。止,一切妄念不生,一切烦恼不起,万法皆空,定在这里,然后你可以懂佛法了。所以说,止,止,我法妙难思,一句话说完了,金刚经都用不着讲了。
实际上只有一个止字,就是此心难止,此心止不了。如果能止,一切戒、定、慧,六度万行,就都从此而建立,从此而发生。所以所有的说法,都是方便;换句话说,佛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关于老师教学生,禅宗大师有几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意思是,如果徒弟的见解与老师一样的话,减师半德,这个学生减掉老师一半了。假定老师八十岁,徒弟三十岁悟道,见解跟老师一样,但却差老师五十年功夫,所以说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学生见解超过了老师,才可以够得上做徒弟,继承衣钵。许多大德祖师都感叹找不到衣钵传人,就是他说的法,也都是教授法,他说出来的法,是希望你悟道而成佛,见过于师,那就用不着抓住他方便的说法,当成是真实了。

个人体悟

万法归一,道道相通。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中写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跟佛否认自己说的是法道理都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学习感悟,都是在修炼自己,改造自己。学习的内容并不是目的!佛法也好,一切书籍知识也罢,不过是渡河之“舟”罢了,我们目的是要过河,而不能沉迷于华丽的“舟”,否则就是误入歧途,舍本逐末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