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经典文学国学与传统文化

诗仙词圣们的“松竹梅菊兰”和“春花秋月酒”世界(一)

2017-08-07  本文已影响20人  越阅越悦粤

        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大家都耳熟能详好久好久了,在此把他们组团弄成一堆不知该叫什么团队,不过感觉好爽。

        弄成一堆的善意是跟另一堆叫“春花秋月酒”的东东结伴,至此智商高的同志应该已发现“松竹梅菊兰“和“春花秋月酒”是中国古今诗词里常见的意象元素。现根据作者诗词总产量的多少分别提溜出“苏白黄杜李”来调侃。

        东坡同学共有3279首诗词作品,稳居榜首,不愧是铁冠道人,打不垮的小强苏同学活过了花甲64岁,假设他从20岁开始写,足足写了40多年,年均约80首,月均约6-7首,每星期2首,也就是每3-4天刷一次朋友圈的意思了,这样的刷圈频率估计会被很多人拉黑。如果真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话,估计他家整个东南西北坡都没地方长草了,全堆放乌泱泱的断须去了,不过也难说,因为苏同学老挪窝,真心不缺搁断须的地方。

      现在来看看苏同学的五次挪窝路线:第一次,与王安石变法的意见相左,一言不合,自求挪窝杭州!接着第二次乌台诗案:挪窝黄州!!第三次挪窝比较搞笑,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旧党代表司马光“胡汉三我回来了”,朝廷因此出现了新旧两党,新党曾坑过苏同学,这个自然不能去,但去旧党办公室后发现跟旧党也无法相容,左思右想,又自己卷铺盖求挪窝颖州!!!新党一看苏同学被旧党赶了出去,有点小感动,几年后拉锯胜利,按照“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得拥护”的逻辑又把苏同学召了回来,谁知苏同学又不领情,又被挪窝英州,这是第四次了,从此新党旧党都不待见苏同学,新旧党每拉锯一次苏同学都会遭贬,最后从英州一路南贬,惠州,海南,再贬就是得去南沙群岛了,封建官僚的无聊腹黑可见一斑。

        苏同学倒是豁达,几进几出,大起大落后早已没啥官僚脾气,类似情形详见文革牛棚干校那些被迫成为业余农民的知识分子的经历,还干脆把广东南雄梅关岭上种树的老农都逛成熟人。有诗为证哦:

赠岭上老人

梅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十丈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岭上红梅

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苏同学以梅入诗的作品有138首,以竹入诗的作品则有282首,可见苏同学还是比较喜欢竹子,一首“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尽竹子在其心中的崇高地位。全诗是这样的:

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比较有名的句子还有: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年轻时的豪迈)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中年时的淡定)

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老了看竹)

        除了梅竹,松也是苏同学喜欢弄到诗词里的意向,只不过松在其诗词里的心理象征意义都比较单薄,基本就是应景的白描,比之梅竹,意境差了不少。他一生共写了270首与松相关的作品,数量上仅次于竹而超过了梅。一句短松冈,半生断肠泪。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累s了先写到这,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