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
前两天看完了王耀廷的《心理学史上的76个经典故事》后,感触很深,一个个心理世界的谜底和面纱都被揭开,每个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引领我们进入神秘的心理殿堂,细细品读真是意味深长啊!特别是对其中读到的《假病人和真医生》倒蛮有兴趣,故事讲了一位衣着整洁、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来到了一家著名的精神病院,声称自己出现了“幻听”症状。根据他的叙述医生初步断定他患了精神分裂症。可是自从住院后该中年人再没有提及那些声音且行为非常正常。可是医生仍然认定他是精神病患者,并记录了一个频繁发生的“反常行为”——病人有“写作行为”。可是奇怪的是与他同病室的几个病人却不这样认为,其中一个甚至说:“你看上去根本不像个疯子,你可能是个记者,或是大学教授。你是来医院体验生活的吧?”事实果真如此,病人们说对了,而精神病医生却犯了“想当然”的致命错误!这是一个真实的心理学案例,虽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但它却说明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一旦某人被认定具有某种行为特征,他的一切行为都具有这种特征。大家所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疑人偷斧”说的也是这种现象。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曾被人下定义,可能也曾习惯性地给别人下过定义,“用老眼光看人”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实际上无论是给别人贴个标签想当然地推断别人的举动还是被人贴上标签都会妨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彼此真正的了解。例如某人由于近期生活不顺而心情抑郁,恰巧又外调工作,不了解其平时为人的新同事只看到了“这个阶段”的他,并以此为之贴上一个标签,认为他是一个不苟言笑、难以接触的人。倘若此时他又不小心和客户争执起来,即便客户是胡搅蛮缠,而他是有理的一方,别人也会认为是他不够随和、沟通能力太差而造成的问题。而这些将会对他今后的工作生活形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为别人贴上标签有时会让我们难以了解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和客观事实,同样地当我们被别人贴上标签误解后心理也会很难过。“误会”有暂时的,也有长期难以消除的。暂时的“误会”也许通过解释是可以消除的,而一旦对某人的意见形成往往就是根深蒂固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成见”,可能解释在这时会徒增烦恼,因为人们常常是固执己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苦恼于“别人看到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不同,或者说“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心中的自己”也有差异。当然根据一个人的言行来对其人品及性格做出论断是我们了解他人的一个常见而且有效的途径,但我想凡事都应该避免绝对化,而且也要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世界!
现实生活中的我,已经很少去顾问别人的多事,也很少去问别人这样那样的感受,因为大家给出的答案往往只是某时某刻通过某事认识到的某人,这本身没有问题,但由此给人下一个结论贴上标签便常常会导致对他人的误解。记得苏轼《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概也是道出各中的真意吧。尤其后两句,细品起来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颇富哲理。也许一个人无法看清自家本来面目往往是由于过于执著于“自我”,所谓当局者迷,唯有跳出自我主观之局限,方能客观真实的看待自我,试问有几人能做得到呢?但是否凡事就是旁观者清呢?我看也未必,旁观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而且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尚且存在局限,有怎可对他人妄加评论呢?
既然说出来的都是错,那么就让我们三缄其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