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人精神成长婚姻育儿教育

做60分妈妈,爱孩子前先爱自己

2017-01-19  本文已影响108人  冬夜小象
做60分妈妈,爱孩子前先爱自己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折腾了整个下午才写了一点开头,我一坐到电脑前丸子会以迅雷之势飞扑过来爬到我腿上趴到电脑桌上乱翻一阵,发现他对什么物件感兴趣,我就立马塞他手里把他放下打发他走。

或者到处找玩具弄点饼干哄他自己玩,好不容易写了几百字,他爬到桌子底下把电源线拔掉了,最后只好陪他去看会儿绘本。

哄他睡觉,他睡着了我去做饭收拾,处理完坐到电脑前准备开写,小家伙又开喊“啊妈妈,妈妈”。

养过孩子和没有养过孩子的整整差了一个世界啊啊。

以下进入正题

什么是60分妈妈?

我们与人打交道,尽可能和优秀的人靠拢,这会激励我们成长,但,如果对方是完美无缺的,你会愿意接近他吗?和这样的人相处,所有的不完美都要我来承担。看着对方,首先会看到自己的弱点,会让自己不舒服而退却。

当一个妈妈过于追求自己完美,她就会把自己的不完美投射给她的孩子,然后孩子就可能越来越沮丧和糟糕。

好的关系是,每个人都承受一部分的不完美,然后压力不会在一个人身上,这样大家会感觉舒服。夫妻一方追求完美,是对对方的施虐。

60分妈妈理论出自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的理论,他在书里提到“good enough mother”这一概念,国内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月华根据温尼科特的理论写了一本《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了》。,里面提到做妈妈不要追求完美,不能不够。要“刚刚好”。

糟糕的妈妈是,当婴儿极度恐惧时,妈妈还没有出现。

追求完美的妈妈是,在婴儿刚刚爬上去,还没有感到任何恐惧时,就把婴儿抱下来了,让婴儿丧失了体验危险的机会,这样他在人格上可能弱不经风。

完美妈妈会时刻监视着孩子一举一动高度控制,无法忍受孩子弄脏衣服,不小心摔跤,不允许孩子出错,无法忍受孩子不完美。

过多意味着禁锢,过少意味着冷漠或放纵,对于孩子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60分妈妈的基础:无条件的爱孩子

这里不是说事无巨细的照顾你的孩子,是说你的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他总是清楚知道你是爱他。说“你必须这样做我才喜欢你“,这就是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使得孩子形成我需要学乖,去讨好别人才能得到爱的潜意识,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前阵子有一篇帖子火了朋友圈叫《31岁的妈妈带着俩孩子跳下13楼》,群里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这个妈妈在遗书上尽数了丈夫的种种劣行。让人唏嘘和同情,网络写手咪蒙有一个观点说的透彻,比起遇到渣男,更可怕的是直男癌父母。就是男权思想很严重,希望女儿牺牲自己成全男方家庭的父母,当这个年轻妈妈被家暴,被折磨的痛苦不堪,回娘家时她的母亲还叫她忍。这使得她走投无路彻底绝望终结此生。

《奇葩说》的肖骁曾说过一句话。在我心里,最无私的感情,并不是你嘴上说着为我好,然后一直用你的方式给我爱。而是,哪怕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万劫不复,我回过头,你们依然都在。

所以我想说,无条件的爱是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孩子内心有港湾,无论如何不会到绝望的地步,他会有自信自爱的力量。

60分妈妈不易焦虑:

提利亚心理学公众号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你对孩子所有的焦虑来自你的自卑》

这话听起来有点极端,但是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带孩子见到外人,忍不住去催促孩子打招呼,这现象可能存在这样的潜台词:“如果我孩子不打招呼,对方可能会觉得我孩子没有礼貌,说我没有教好孩子”我们自己害怕别人的非议,去极力去表现“你快看我的孩子多乖”以获得别人的认可。等等,从而忽略的孩子的感受。而事实上没有任何人喜欢被催促打招呼。而大人很轻易能掌控弱小的孩子来填补自己的虚弱感。

还有些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学习,这或许是父母把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传递给孩子,仿佛只有孩子端坐在课桌前干点“正经事”,才能暂时减轻父母们的焦虑。而一个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让干的孩子当然无法成长出健康的心理。

我曾经在游乐场看到这样一幕:有两个孩子在玩耍,他们两身后分别跟着一对爷爷奶奶,孩子一边玩,他们一边大声的喋喋不休的评论着孩子,其中一个爷爷时不时夸赞自己的孙子,但一发现孙子表现“不够好”时就立刻说:”你看他能爬那么高,你能吗?!你也去爬呀。你看,他就是胆小”。然后和旁边的人解释说,“他是剖腹产出来的,所以比较胆小”。后面这句话他重复了好多次。我猜这个爷爷内心想说:“这个孩子的优秀之处都是我们调教的,而他的缺点是与生俱来的,和我没有关系,好像他生怕别人的指责他教导无方,就不断的想澄清这一点,一边干扰着孩子们玩耍,一边重复提醒他孙子”你是一个天生胆小的人“。

而那句:“你看看人家孩子!”这话我们太熟悉了。这是最明显的大人自己的虚弱感。

脱口秀主持人王自健有个段子说到:小时候我爸妈常对我说这句话,令我深恶痛绝。假如我有个儿子,我会带他去学校,找到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指着对方说“你看看我儿子,你再看看你!”。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话,没有积极的效应,只会影响关系。

每片雪花、每片叶子、每个指纹甚至每个人的视网膜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你的孩子也是。

爱孩子前先爱自己

有很多人说我对孩子温和耐心,好像从来不发脾气,仿佛我多么无私,绝对不是的。我想说,我很清楚的知道有些瞬间,我是不爱我的孩子的。尤其在我生病难受巨困,他不断扯我头发的那个瞬间,在家里被弄的一片狼藉,我饿了大半天,先给他准备好食物他却不吃乱丢,还不停哭着索抱的那个瞬间。人奔溃的时候是没办法有爱的。

你的杯子里只有续满了水,才能有可能分别人一些。所以要先照顾好自己,爱护自己。

我们搭乘飞机,起飞前总是有广播安全示范提醒大家:父母先把氧气罩给自己带好,再给你的孩子带!道理很简单,你大脑缺氧一片混乱就什么也做不好还会坏事。

妈妈们一定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自己身上。爱自己,西尔斯亲密育儿中也提到一点,最好的育儿是母亲和孩子都能感觉舒服。如果妈妈觉得太累了,就该警惕,你的生活方式,要想办法给自己放松,把自己的难处告诉家人,理性的沟通获得支持,最好每周能找个时间,把孩子丢给家人,去看场电影,去购物,请一次钟点工来打扫。让自己有休息充电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夫妻亲子沟通方法,我真的大力推荐大家看《PET父母效能手册》也是我们群引进过的非常棒课程之一。实用性很强!

根据60分妈妈理论,我们要尽量把孩子温柔的推出去,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权利。让他们体验自我成长,也给自己更多的时间。

孩子天生就是最忠诚的,再糟糕的父母他们都会希望从他们身上得到爱。并且下意识去模仿他们。如果有一个经常焦虑不安,愁眉苦脸的妈妈,孩子是不可能去尽情的享受生活的。因为那是对父母的不忠诚。我小时候我爸爸有严重的咽喉炎,每隔10分钟就要很大声的清喉咙然后吐口痰,我家三姐弟都莫名其妙的经常要把口水吐出来,好多年我才改了那个毛病。谁也没有教我们要去吐口水。

演员海清说她每次陪她儿子去游泳馆,孩子游泳她在上面看剧本,儿子游完回来,她和儿子说“妈妈还要看一会儿你自己再游会儿吧”。她儿子耳濡目染就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

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上班的妈妈,只要让自己快乐充实起来,每天抽时间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成长的事上,行动起来,你积极的情绪必定影响着你的孩子。最高级的教育是没有教的痕迹,是细润无声的。

做60分妈妈,爱孩子前先爱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