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设计智造思维方式

设计的源泉!思维与创意

2018-08-25  本文已影响6人  3ff99717dcad

文/李中扬 郑琰 设计是一门受众于市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师借助自己的直觉与想象力去发掘与构筑被描述对象的新价值,并且把新事物具体地予以视觉化表现。

设计的关键--思维的多样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与规律的概括和反应,也是受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情绪等影响的一系列处理信息与意识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是沿着“发散 -- 集中 -- 再发散 -- 再集中”这种递传性的重复传输的顺序进行的,使思维在运动中前进,同时不断地吸收、容纳新知识,直到最后一个全新的创意想法产生。突破固有定式对事物直观的、感观的、想象的思维方式,是超出常人的大胆的思维活动。  

①循环联想思维,循环联想思维又称为近似联想思维,是对具体事物视觉形态的性质和外形进行直观性和相似性的一种联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接近的事物之间形成的联想。 

②转移联想思维,转移联想思维就是设计师把原有的素材形象通过移置联想,变换到与原有形象相似的另一个形象当中,这种变换可以是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或者是形象与概念之间的转换。其中每一组转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创意设计过程中,需要引用不同的视觉形态来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因此,可以利用一些具有相似形态的其他形象进行替代。 推荐阅读:联想思维在海报中的应用!

③发散联想思维,设计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事物进行冲破常规束缚且多角度的观察、分析和比较,最后创造产生出和原形有关联但本质又不相同的新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思维活动就叫作发散联想思维,它是我们创造性思维中最重要的核心。 

设计师运用发散性联想思维来进行创作的目的在于否定传统、求异创新。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是发散思维的3条指导方针。在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以独特的思考、全新的视角和新颖的表现力来追求创新意识;来追求表现艺术的新特征。设计师要打破普通惯性的思维模式和表现方法,从反向的方法诠释对表现事物的认识。 

④逆向联想思维,逆向联想思维就是设计师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打破循环联想思维的简单规律,其思路不是直线,也不是曲线。通常设计师在进行创意设计上会根据设计或市场需要,往往会采取和正常思维相悖的方式,让某一形象结合体在正常思维概念中产生逆反效果,不仅能够巧妙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且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设计更能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 

设计动力 -- 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日常生活中我们解决问题需要想象力,而在艺术创作中更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持。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这种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想象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

①接近联想,指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对一个事物的知觉会引起另一个事物的联想。

②类似联想,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征或类似性质而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所产生的联想。

③通感联想,所谓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或鉴赏活动中,人体各种感觉互相渗透或挪移,交互为用,互融互换

④创造性联想,是创造性思维操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联想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思维方式,创造性联想不同于其他联想方式,首先它具有大跨度性,通常将两个差距很大的事物联系起来,由此及彼的远距离联想,会跨越不同的学科,跳跃性地联想到事物不同的时空和事物不同的结构层次。它是联想思维中最灵活的、不定势的联想方法。设计师的艺术素养越好,生活经验越丰富,文化修养越高,创造性联想的翅膀也就越丰满。

⑤移情联想,移情是艺术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它把人的生命和情趣投射到移注的对象中去,使无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生命,感觉对象也具有与自己同样的情感。杜甫的名句“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对这种移情现象的生动写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受到太多束缚和局限,设计师经常苦苦发掘独树一帜的创意点子,一旦对我们的思维“松绑”,放宽想象力的定义,思维反而活跃起来,有趣的联想反而频频会浮现在脑海中,会找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每当我们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连结在一起,就已经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了。推荐阅读:如何折断思维里的墙?

设计师的思维理念也随时代在丰富,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设计思维的深入研究将更好地引导设计师创造出科学、合理的好作品,让人类空间变得更美好,设计师也从中享受到设计创作的美好乐趣。

注:本文为 设计智造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来源:设计智造 http://cocoo.top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cocootop@163.com),可合作,我们愿意支付稿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