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323:汉纪(五十五)
《<资治通鉴>研读》
323:汉纪(五十五)

当初,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气节为人,就在暗中观察,认为他不能长久扶保自己,就派张辽前去探听实情。关羽叹息说:“我也深知曹公确实待我深厚,但我已经受了刘将军厚恩,发誓共同生死,所以不能违背誓言。我最后肯定不会留在这儿,只是想立功报效曹公,然后才会离开。”
张辽把关羽的话转告给曹操,曹操认为关羽非常忠义。在关羽杀掉颜良后,曹操知道关羽肯定离开,就对关羽重加赏赐。关羽把自己所得到的赏赐全部封存,向曹操写了一封辞别信后离开,随后到袁绍军中投奔了刘备,曹操身边的众将想要追击。曹操说道:“这都是各为其主,大家都不准追击。”
曹操还军官渡,阎柔派遣使者去见曹操,曹操封阎柔为乌桓校尉。鲜于辅到官渡去见曹操,曹操封鲜于辅为右度辽将军,返回镇守在幽州的地盘。

广陵太守陈登的治所在射阳,孙策率军向西进攻黄祖,陈登招引严白虎的余党,图谋进攻孙策,孙策进攻陈登,在部队到达丹徒时,需要等待粮草运到。
当初,孙策杀掉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奴仆宾客逃到民间,想要替许贡报仇。孙策喜欢打猎,多次外出驱驰,所骑乘的都是骏马,跟随的骑兵追赶不上,突然间遇到许贡的三名宾客,射中了孙策的面颊。后面的骑兵很快赶到,把这三人全都刺杀。
孙策伤势很重,就请来张昭等人说:“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借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孙权!”
孙策又招呼孙权,把印绶交给他,然后对孙权说道:“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丙午日,孙策去世,享年二十六岁。
孙权只知道悲伤痛哭,没有及时接手处理公务。张昭说:“我的孝廉啊,现在怎么是痛哭的时候呢!”
孙权马上更换下孝服,张昭扶着孙权上马,让孙权出宫巡视军兵。张昭率领部众,上表朝廷报告孙策的死讯,通知下面所属城池,命令中外将校都各尽职守。周瑜从巴丘率军前来奔丧,然后留在吴郡威慑四方,和中护军张昭一起执掌大事。
孙策虽然拥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江、庐陵等广大地盘,但其中仍然有很多地方没有归附。那些流落寓居在江东的人士,都以自身安危作为留下或者离开的依据,和孙权没有君臣间的固定关系,但张昭和周瑜等人都认为孙权可以带领他们一起成就大业,于是委心服从侍奉孙权。
秋七月,汉献帝封皇子刘冯为南阳王。壬午日,刘冯去世。
汝南黄巾军刘辟等人反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派遣刘备率军协助刘辟,各郡县大多响应。袁绍派遣使者封阳安都尉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也在暗中招纳他,李通全都拒绝。有人劝李通归附袁绍,李通按剑呵斥说:“曹公明智,肯定能平定天下。袁绍虽然强盛,最后肯定被曹公俘虏,我至死都不会有贰心。”
李通立即斩杀袁绍的使者,把袁绍送来的印绶送给曹操。李通为筹集粮饷增加赋税,朗陵县长赵俨去见李通说:“现在各郡全都反叛,只有阳安仍然归附朝廷,却又加紧催收百姓的绵绢,小人正乐于在其中作乱,这事得行吗?”李通说:“曹公与袁绍相持正在关键时候,左右郡县都背叛,我如果不调送绵绢支援曹公,旁观者肯定会说我持观望态度,所以我必须有所行动。”赵俨说:“事情确实像使君考虑的那样,但也应当权衡轻重,减少征调。我应当为使君消除这份担忧。”
赵俨写书信给荀彧说:“现在阳安郡百姓穷困,邻城全都反叛,容易造成动荡,这关系着一方安危。何况阳安郡的人们执守忠节,面临险境没有贰心,我们认为国家应当进行安抚,现在却逼迫他们交纳绵绢,这样怎么能劝人向善呢!”
荀彧立即报告曹操,曹操命令把已经收交的绵绢全部返还百姓,阳安郡的官吏百姓全都欢天喜地,随后人心安定。
曹操在这时制定了新法律,下达给各州郡,比以前严厉得多,在征调绵绢方面尤其急迫。长广郡太守何夔对曹操说:“先王确定九服赋税,以区别远近不同,制定三典刑罚以针对不同的罪行。愚臣认为,长广郡应当按照偏远并且归附较晚的地区实行法律。至于那些民间的琐碎小事,派长吏临时相机处理就行,对上不违背国家大法,对下顺服百姓之心。这样三年之后,百姓安居乐业,然后才能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曹操听从。
刘备攻略汝、颍之间,从许昌以南,官吏百姓非常不安,曹操为此担忧。曹仁说:“因为袁绍在北方大军压境,我们一时不能解救。刘备率领强兵前去袭击,有些地方背叛也很正常。刘备刚刚统领袁绍的军兵,他肯定指挥调度不灵,我们只要出击,就能战胜他。”
曹操派曹仁率领骑兵进攻刘备,一战击败了刘备,收复叛乱的各县后还军。刘备返回袁绍军中,暗中想要离开袁绍,就劝说袁绍向南联合刘表。袁绍派遣刘备率领本部军兵又回到汝南,和贼寇龚都等人会合,部众几千人。曹操派遣部将蔡杨进攻刘备,结果被刘备所杀。
袁绍进军到达阳武,沮授劝说袁绍:“我们北方军兵虽多,但在作战勇敢方面不如曹军;曹军粮谷很少,他们的物资储备就是那么一点。曹军急于速战速决,相持对我军更为有利。应当旷日持久,把战争拖延下去。”
袁绍不听。八月,袁绍下令营寨向前延伸,依靠沙丘扎营,东西几十里,曹操也分别扎营抵挡。
九月庚午朔日,发生日食。
曹操出兵和袁绍作战,结果出战失利退回,坚守壁垒。袁绍命人建造高大橹车,堆起土山,用强弓硬弩向曹军的壁垒中射箭。曹军士卒只好架起盾牌,在军营中行走也离不开盾牌。曹操制造出霹雳车,把袁军的楼车全部击毁。袁绍又挖掘地道,想要偷袭曹军。曹操命令士卒在营中挖掘深沟,破坏地道。
曹操部众人少,粮食吃尽,士卒疲惫困乏,百姓苦于征调赋敛,有很多人背叛曹操归附袁绍。曹操为此担心,就写信给在许昌的荀彧,说准备用退兵回许昌的办法,引诱袁绍进攻。
荀彧回信认为:“袁绍把全部军兵集中在官渡,就是想和我们决一胜负,主公用至弱之兵抵挡住了至强之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肯定被敌人制服,这正是夺取天下的关键时机。何况袁绍只是百姓中的英雄罢了,他能够聚集众人,却不能量才使用。凭借主公的神武英明,有什么不能击败的!我们现在谷米粮食等虽然很少,却比不上当年楚汉荥阳、成皋相持时,双方的情况那么危急。当时刘邦和项羽都不先行退却,是因为谁先退却谁就会气势受损。明公现在用敌军十分之一的部众,划地而守,扼住敌军的咽喉,使敌军不能前进半步,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战事很快就会见分晓,袁军气势已经衰竭,这正是用奇计破敌之时,机会不容错过。”
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仍然坚壁相持,曹操召见运输粮草的军兵,安抚他们说:“在十五天内我就能击败袁绍了,那时就不用再辛苦各位了。”
袁绍的几千辆运谷车就要到达官渡。荀攸对曹操说:“袁绍的运粮车马上就要来到了,他的部将韩猛勇猛轻敌。如果我们发起进攻,可以把其击败!”曹操问:“派谁能前往完成任务?”荀攸说:“徐晃可以。”
曹操派遣偏将军、河东人徐晃与史涣截击韩猛,把其击败赶走,放火焚烧掉其车辆辎重。

黄其军
作于2025年7月27日(古历乙巳年闰六月初三)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