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天使和傻公鸡
世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贡布里希
现今世上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里展览的画作或者其它类艺术形式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人都是为了某一个或者某一些人而精心策划进而制作出的产物,充满了目的性;没有只单纯出于某一瞬间的无缘无故的情感迸发而快速匆忙之作,毕竟身为艺术家,他们总是刻板于类似强迫症式的精确手法,一旦无法控制细节,他们会疯掉亦或毁掉当下的作品进程,这细节可能来自于一百种色调的调配,相邻色块的渐变衔接,一小段手部线条的反复锤炼(陈丹青《手》),某个人物下颌部位左右倾斜的角度(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等。艺术家就是细节管控高手,之所以整个作品看起来和谐美好,背后的分毫斟酌,和日复一日理性地耐心调试,才是常人不曾知全的全部故事的大部分所在。
曾经有人问毕加索画的抽象画到底意义何在,为甚不在作品旁附上自己清楚要表达的意思清单,毕加索答,如此一来的话,我的画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呢?我只需把自己想要说的写出来给你们看即可。这故事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每一个作品本身与生俱来带有清晰的目的,但是作为欣赏的观众来说,是否有必要去探究那些意义呢?贡布里希给出的答案是,得要先理解艺术家表达的手法。搞清楚手法是决定能否与作品产生初步连接可能性的第一步。打个比方,中国南北方包饺子的手法就不同,南方人喜欢包袱饺,类似于包大馄饨的折叠式方法,而北方人包的饺子大多是花边扇子型,个头儿大,肚子圆,下锅以后不变形;再比如抽象一点的例子,有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是用语言,而有的人不善口舌,只是默默付出,如果你计较于后者总不开口说“我爱你”三个字而没有看到ta的行动语言,你其实就是不理解ta的爱的手法。贡布里希还有一个观点是,你不能因为不明白艺术家的表达方式而臆断了他的作品意义,进而产生没有根底的喜恶之情(梅姆林《天使》)。中世纪的两个画家,梅洛佐和梅姆林都就“天使”这一主题进行了创作,而前者的天使穿戴讲究柔美非凡,怀抱鲁特琴,充满了女性智慧和温柔的美好;而梅姆林的天使却俨然一派凡人的相貌,眼神还略微呆滞,弹拨琴弦的手指看起来也没那么灵活;再看丢勒的《野兔》,虽是水彩画,丢勒却将关注力直指每一根兔毛的软硬感觉和辨识度,简直就是野兔的写实照片;相比之下,毕加索1938年画的《小公鸡》却笔法寥寥——在鸡的一个侧脸的两个眼睛、夸张失调的大嘴巴和不相称的小翅膀让这只鸡看起来是那么滑稽失真。你能由此断定梅洛佐和丢勒就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画得好,而梅姆林和毕加索就是没有怎么投入因此画得糟糕?有很多人确实就是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可是当有他人讲解或者作品欣赏指导手册发给他们之后,他们又会即刻频频点头做理解状“哦,毕加索和梅姆林画得更好嗯嗯!”
这确实好笑。难道只有画得真实,画得正确,画得漂亮,才是好的?难道有他人讲解或者阅读了指导手册上的文字后随即就对作品大为改观了吗?又或者是因为这作品出自某大名头之手总归是价值几个亿的绝品?这种浮于表面的见异思迁(可能阅读指导手册会略微好些),其实就是离作品很远,难以建立更深的连接。用贡布里希的话来说,是这样的观众不如待在家里。那么究竟怎么与一个作品建立真正的连接呢?在理解艺术有不同表现手法的前提下,借助自己的体验,去看待它是否是“合适”的,而非“正确”的。
理解艺术的手法上面已经讲过,而如何借助自己的体验呢,如何看待作品是否“合适”?这里有个现象需要了解一下,人的大脑有两套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是情感,慢系统是理性。在乍一看到某个作品时,快系统必然会生出一些感受来,或者将其他之前一些因素牵扯进来,然后第一时间汇报给大脑,让其对这作品产生一个快速判断来。这个时候得小心,因为这种判断的基础是站不住脚的,它受到了不相干偏见的干扰,因此在对一件作品的初步评估时,因为观众带入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后,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可是当你沉下心来,将判断的权利交给慢系统后,你会思考为什么作者会使用这样的手法,将人物或者场景以这样的方式刻画出来?这样做是“合适”的吗?——天使一定是美好的面孔,有着精湛琴技的自由使者吗?野兔在野外生活时难道浑身总是这样清爽干净吗?毕加索想要以这只怪异的小公鸡传递给人以什么信息(小公鸡是那么怪异可笑)?如果脱离开定式的思维方式,仔细思考作者在创作时的思考,探寻作者深层的目的,才能让慢系统真正发挥作用。那些真正虔诚搞创作的艺术家们,他们总是在他们提笔之前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自问很多遍后才开始真正的投入,而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时,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完整创作的一部分而已了。因此,我们的慢系统要解决的就是艺术家在创作目的形成之处,创作之时,作品完成,甚至是完成之后的发生这一整个过程。由此你能觉知到梅姆林的凡人模样的天使也是无限可爱,丢勒的野兔的无比真实确实动人心弦,而毕的小公鸡就是愚蠢的代名词嘛,解开了作者的意图,你将收获更稳定更质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