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为何会受到康熙帝的青睐
曹寅,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一生受到了康熙帝极大的信任、青睐,曹家也在曹寅时期,进入了家族的鼎盛时期。
一、曹寅受到了什么样的青睐
曹寅十七岁成为康熙的贴身侍卫,后外放到苏州、江宁,成为康熙安插在南方的耳目。
他执掌了铜矿、织造和巡盐的肥职。
他负责为皇家制造陶器等生活用品,为皇家搜承奇珍异宝。
他为皇家转卖过人参、发放过救济粮、修过太祖陵、刻过石、立过碑、奉过佛、到金山寺挂过“动静万古”的皇帝匾额,在扬州监造过江船及内河船只……
他举荐了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
作为“家奴”的包衣人家,他的大女儿曹敏由康熙指婚,嫁努尔哈赤第二子和硕礼亲王代善的六世孙,镶红旗王子多罗平郡王纳尔苏,成为“铁帽子”王的嫡福晋。
他的二女儿,嫁康熙一侍卫为妃。也成为王妃。
他奉旨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府》。这也是极大的荣耀。
曹寅一生,先任苏州织造,又任江宁织造,两任织造23年。
他从康熙四十四年起与李煦十年轮视淮盐,去世前已四视淮盐。
康熙六次南巡,他接驾四次,且康熙四次住在他家。
有人告他有了亏空,要求参奏他,康熙压下该事,暗里提醒他补起亏空,嘱咐他“留心,留心,留心,留心,留心”、“千万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他生病之时,康熙命人限九日期限驰马从京师到南京给他送药,并亲笔说明药的用法用量,批示“万嘱万嘱万嘱”。
他荫及家人。曹寅去世后,他的家人,受到了康熙超乎寻常的关怀:先是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两年后儿子也去世,康熙指令他的侄子曹頫过继到他的名下,又命仅仅十八岁的曹頫继任江宁织造。
可以说,曹寅宠极一生。
二、曹寅为何会受到康熙帝的青睐
曹寅得到康熙的充分信任和卫护,是由于他的嫡母孙氏是康熙的保姆吗?
我看不是。就说康熙念旧,对他额外照顾点,这是有的。恩宠至此,那是万万不会的。再说,曹宣才是孙氏的亲儿子,要照顾,也该照顾曹宣才是。
是因为两人感情好吗?
我看也不尽然。感情再好,哪有好到这份上的?
两人是奶兄弟且没有权利、利益纠葛,可能使他比别人更容易取得康熙的信任,但他能得到康熙这么充分的信任、青睐,最大的原因却是——
1、敢于铲除弊病,整饬吏治
康熙南巡,见识两淮盐商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查察到自己的南巡给江南财政造成了巨大亏空,同时也注意到两淮盐务存在情弊。整饬盐务,弥补亏空,去蠹苏商,已成当务之急。
所以在四十二年(1703年)第四次南巡时,命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十年轮管两淮盐课。一方面加强盐务管理,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稳定税收,把金钱掌握在自己囊中,减轻老百姓负担,弥补亏空。
四十三年曹寅奉旨首轮巡盐。
他接下来的是个什么摊子呢?
一是御史怠忽,互相容隐,求一年回差之轻便,不顾库藏之盈虚”;二是“浮费甚多,……派之众商,朝廷正项钱粮未完,此费先已入己”;三是“奸商恃怙效尤,预投贷借”,以至于“运司库项钱粮亏空八十余万两”;
曹寅十月十三日一到任,面对着的就是官员怠忽职守,官官相护;不需花费却在花费的费用多的很,正事还没办,钱财已入个人腰包;奸商纷纷效尤,预投贷借的局面。结果上任就有80多万的亏空。
面对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曹寅排除干扰,割除积弊,整饬盐务,正本清源,秉公力行,显示了他清除积弊的胆识和决心。单是禁革“浮费”一项就为清政府省下将近200万两银子。他积极打击走私,缉查夹带私盐,并将缉查结果列入沿途官员考绩,得到了康熙的嘉许,另外,他积极筹措款项,弥补亏空旧欠。
也许你会说,他不过是有皇帝撑腰。是的,他是有皇帝撑腰,做起事来比别人少了层顾虑。但有皇帝撑腰的人多了去了,如他一样有胆识,有责任,有办法,积极主动的人却不多。
2、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为提高和稳定国家的财政收入,他在禁革“浮费”,缉拿私盐的同时,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了官府税收和盐商的利益:
一是“余银补充正课”,给盐官和商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曰“带征”,带征既减轻了两淮盐商一次性偿还欠税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又使得两淮盐税不至于因盐商无法偿还欠税而流失;
三曰“官商分认”,这一方法是李煦提出的。康熙四十八年江南大灾,两淮盐税有137万两亏空,李煦于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提出了“官商分认,三年带征”的方法,具体做法是:由商人还67万两,由曹寅李煦还70万两,三年全部还清这笔亏空。
四是向康熙建议在两淮盐税征收中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如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已“蒙敕借帑一百万两”的基础上,又向康熙建议了提税带征、延展奏销日期两项优惠政策。
五是兴修水利以保障盐运。
曾有统计说,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起的大部分时间,两淮各种所收“盐税总额为二百五十(250)万两银子,包括一百五十(150)万两正常盐税和五十五(55)万两余钱。在这个时期,两淮盐税一般要占全国盐税的百分之五十二(52%),占政府盐税和土地税总收入的约百分之六点五(6.5%)”。
曹寅的措施,不仅提高和稳定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乾隆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稳定了社会秩序,消弭了不安定的社会隐患。
3、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在李煦对积年亏空提出“官商分认,三年代征”的建议后,曹寅积极响应并认真付诸实施,直至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病逝时,仍以不能还清自己名下的23万两盐税亏欠为憾。
须要注意的是,他的亏空,去世前查出32万,去世后查出37万,合计69万,这69万两的亏空,是从他巡盐以来接手的286.2万两白银的赤字开始的。也就是说,从康熙四十四年当任两淮巡盐御史到康熙五十一年去世,这七年间曹寅除缴纳每年应缴款项外,替别人补交了217万多两白银的亏空!
曹寅在他的任期内,努力弥补了两淮盐运的盐税亏空,平息了当时因两淮盐务商困而出现的隐性经济危机,为康熙朝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后来乾隆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社会与经济基础。
曹寅在钦差巡视两淮盐课御史任上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当时朝野各阶层的一致好评。曹寅病逝六年以后的康熙五十七年(1718),扬州商民在小东门街太平坊建曹公祠祭祀曹寅。
4、个人魅力超群,为清王朝的政局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曹寅,在政治上是康熙皇帝的耳目和能员,经济上是皇家的顶梁柱,文化上还是一把好手。
若非如此,怎么能刊刻出精美的诗集,写出不俗的诗歌、书法、戏曲等,怎么能够结交南方那些眼比天高的明末大儒以及江南上层知识分子并得到他们的推崇呢?康熙皇帝怎么能派他来担当笼络南方士子、磨灭其反清意识这种政治决策的执行者呢?这种活,可不仅仅礼贤下士就能办到!
曹寅是诗人。在繁盛的清代诗坛中,曹寅的诗有一定的地位。是“燕市六酒人”之一。他著有诗《楝亭诗钞》八卷,《楝亭诗别集》四卷,著有词两卷:《楝亭词钞》、《楝亭词钞别集》,著有文一卷《楝亭文钞》。另散见于各选本的诗词数十首,师友和诗、题词无数。
曹寅是剧作家。现已知的剧本有《北红拂记》、《续琵琶记》、《太平乐事》、《虎口余生》四种。那么,曹寅一定精通音律。
曹寅曾在游船上写曲,回到家,排练上演(他家养伶,有小戏班)。
据传有一次,曹寅从松江把《长生殿》的作者洪升请到自己家,用自己家的戏班子演《长生殿》,一连三天,便请江浙两省名士。曹寅和洪升在戏台前各据一桌,摊开剧本,一面听戏,一面看本子,哪个字用的不妥,就用笔勾出。戏完后两相对照。都挺佩服对方。
曹寅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曲第一,词次之,诗又次之。”看来,他对自己的曲评价还蛮高的。
曹寅还是藏书家。现存《楝亭书目》一部。共收书三千二百八十七种,两万多册,分成三十六类。其中,外国史地书十八种、明史书八十四种、说部(通俗小说、杂记等)类四百六十九种。康熙四十四年开局刊刻的《全唐诗》的抄本,康熙五十一年开工刊刻的《佩文韵府》的底本,都出自曹寅的藏书。
他曾根据自己的收藏,刊刻《楝亭五种》和《楝亭十二种》。
曹寅爱好广博、杂学旁收。汇集饮食茶酒类如《粥品》、《粉面品》、《制脯鲊法》、《酿录》、《茗笺》、《蔬香谱》、《糖霜谱》、《制蔬品法》等书的资料,撰成《居常饮馔录》。收集校正出版过如《都城纪胜》、《大宋重修广韵》、《集韵》、《书法考》、《琴史》、《声画集》、《砚笺》、《大广益会玉篇》、《梅苑》等专业书。
由此看来,曹寅能够成为主持东南风雅、集众望所归的人物,在江南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不是偶然,也绝非康熙这棵大树能左右的了的,而是由其实力决定的。
他刊刻《全唐诗》,写诗作剧,以文会友,结交江浙文人,以个人魅力得到认同和推崇,消弭了政治不稳定的隐患。
他为清王朝的国泰民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寅,是康熙最为得力的臂膀!
5、他不计前嫌,不怕触怒皇帝,力保清官,赢得同僚敬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五次南巡时,江宁知府陈鹏年被两江总督阿山参奏,革职,下狱议死。曹寅为保护与自己不睦的清官陈鹏年,不记前嫌,“免冠叩头为鹏年请”。陈鹏年官复原职。
据记载,康熙驻跸江宁后,为救江宁知府陈鹏年,曹寅先是让八岁的四侄曹頫给康熙献扇子,康熙看到这么一个小孩,就问:谁是清官?曹頫答:陈鹏年是清官。其后,曹寅在康熙面前“免冠叩首为鹏年请,”其时,苏州织造李煦正跪在曹寅身后,见曹寅头都叩出血来了,怕他触怒康熙皇帝,就暗暗拽他的衣服警示他。曹寅生气地回过头去责备李煦:“干什么!”复又叩头,额触阶有声。
6、对康熙绝对忠诚,绝对虔敬
曹寅为皇家办事不遗余力,对康熙皇帝也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和虔诚。
据说,在曹寅的“江宁织造署”内,供奉着康熙皇帝的“长生牌”,代表御驾驻跸巡幸。江宁的百官要按早朝的规矩前来参拜、“望闋”行礼。
在织造内院,另设康熙和太子胤礽的牌位。康熙的牌位较大,旁边太子胤礽的牌位较小。内院的牌位是供曹家内眷们行礼膜拜的。
这么一个有智慧、有胆略、有担当、各方各面都很优秀出众,做事又积极主动,对自己又绝对忠诚虔敬的部下,康熙能不青睐吗?你如果是康熙,对他能不青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