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奇遇
已知遇到数学之后,向人类宣布说,未知不是怪物,它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与家人失散了,当亲人团聚的时候,未知自然会回家。
人类说,请赞美已知吧!已知的伟大,无法用语言形容。人类披荆斩棘,它是手里的利剑。人类奋力前行,它是脚下的铺路石。人类走向未来,它是行驶的列车。
已知的世界有多大?没有人知道。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已知的世界加速扩张,超越了想象。此时此刻,衣衫褴褛的庄子走过来,他准备浇些凉水。算了吧,他说,已知的世界,大概有井底之蛙那么大,着什么急嘛,现在谈赞美,早了点。世界的大小取决于谁在看,假如闭上眼睛,谁能够看到真的世界呢?青蛙的眼界过不去那口井,井是青蛙的见地,就那么大,这是宿命。推而广之,已知代表了主观的世界,是这个时代活的气息,吐纳之间,决定了时代的生死。青蛙的口气永远吹不过井口,这就是局限。主观世界并不可靠,数学计算同样不可靠,人类世界充满了不确定。已知的确定性,不过是约等号。假以时日,已知可能变成谬论,而约等号却不会变成等号,永远不会。
已知有一种括号的用法,让人哭笑不得,它把已知给关了起来。人很奇怪,有时给别人套笼子,有时不自觉地给自己套笼子。人为制造心理残疾,让人一叶障目。无论括号打向哪边,枯井之内又挖坑,死路一条罢了。要知道,相比于未知,已知本来就很小。括号像个猪脑壳,套在了死脑筋之上,这戏不好看。人为制造未知,让有些人知,有些人不知。所谓忌讳,以及法令禁止的一切不得而知,以愚弄的手段获利,不过是火中取栗,很危险。
打已知的鬼主意,大概是奸商。如果说,井底之蛙是个笨蛋,那么这种人,充其量不过笨蛋奸商罢了。假设已知是石头,摸着石头过河,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找平衡,这是大智慧。如果有人问,石头之外还能摸啥?请记住,青蛙永远跳不出那口井,笨蛋是没有机会的。以过河来说,不妨展开,假如是入海,伸手摸肯定不对,为啥不敞开了游?喔嚯!果然还是见地,太把自己的原形当回事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已知的没用,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既然选择了出发,也就选择了走向未知的世界,当然要勇敢地跨出去,站在未知的大陆上,重新思考一切。百舸争流,争的不是平稳的船,而是激荡的水。没有这样的见地,绝不会懂已知,更不会懂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