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怎么进行自我改变?
1.利用“小步子原理”,比起纠结,不如立马行动起来,即便是不合格的行动,只要逼近目标一点点都是进步
2.利用环境场,对自己形成有效的暗示
3.利用习惯的力量,对部分行为下放至本能的肌肉反应,对于“套路”进行学习
自我改变的开始不仅仅是行为的改变,离不开内在思维的有效运转
阻碍行为发生的,是物理惯性,而阻碍思维转变的,是思维误区
这些思维误区常有这三种:
1.僵固思维,总想证明自己,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而真的面临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放弃,为了维护面子而猥琐不前
2.应该思维,所有的“应该”都是虚假的努力,不能从心出发,就没有坚持下去的活力
3.绝对化思维,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分别是时间、空间、意识上的绝对化,与之相反的思维是概率思维,绝对化思维是否认希望,要知道,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如何进行思维上的转变?
1.立足现状,展望目标,利用目标管理工具,形成落差
2.掌握方法论
3.坚持心法,用热爱而不是无感,驱动行动与认知升级
心法上修炼是根本重点,一个不错的发动机才能推动更多的能量
如何修炼心法?
1.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在可控的地方下功夫,在不可控的地方接受
2.归于当下,关注的是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
用描述语言,而不是评价语言
问具体清晰的问题,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问题
先相信,再投入,而人的本能是先看见结果,再选择相信。如果我们总是在头脑中预想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上述的自我转变是通过内力,而除了内力,外力的力量也不可或缺
外在最重要的力量是关系的力量
两个常见的坏关系场景:
1.“都是你的错”
2.“都是我的错”
大部分的人际关系困扰,其实是因为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这就是边界感的问题
怎么判断这件事情该谁负责?
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我们才能以成熟的姿态真正自主地投入一段关系。划清界限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分离是为了更好地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