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如何决定心智图笔记的分类结构
2019-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幸福美女
第四章心智图笔记术
有效的学习,必须先记录,然后再记忆。
笔记不是工整就好,还要有系统性的书写。一面思考一面书写,才是能够锻炼思考力的笔记术。
麦肯锡笔记术强调,笔记的终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整理笔记的效益可以将作者的想法索引化,转化成为自己的思绪;透过笔记可以方便与他人共享资讯或想法,一个有系统的笔记是建立输出资讯、想法的基础。
因此,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若能养成随时以具有逻辑系统、必须自己动脑统整结构的心智图,记录阅读文章重点的习惯,留下自己的读后心得,不仅可以累积个人的知识库,也是厘清思考脉络的最佳方法。
读完这段文字,想到孙易新老师在带领我们读本书的开场课时,提出的要求:完成读书笔记,画出重点;完成牛刀小试;完成读后感心得。这正是借阅读本书的机会,让大家理解“有效的学习。” 我们可以把阅读(学习)归纳成这三步走:写出重点、完成作业、谈体会。其中体会就是一个知识再消化过程。

第四章心智图笔记术第一节如何决定心智图笔记的分类结构
心智图作读书笔记,有三个原则:
1、依章节、段落标题的顺序。完成根据作者的逻辑思维架构,依序整理成一张心智图笔记。按部、章、节、段落标题展开分类层级关系。
2、依文体或学习的目标。对一本书的特定章节或单篇短文,须考量学习的目标为何,文体属于哪一种?不同文体在结构上也有所差异。
3、依问题或探讨的主题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写论文时,需收集整理前人相关文献,观点、论述、或研究成果,以此进一步做更深更广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