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学习笔记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MissYUU

本周吴伯凡老师的专栏,其实都在阐述一个道理就是,观点之争,其实都是思维框架之争。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好逸恶劳’的特点,会习惯性的吸收符合现有观点的证据和信息,而忽略那些有冲突的信息。

每个人的思维框架也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成型的,会受到原生家庭,社会规则和制度,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当一件事情你思考的多了,也就慢慢喂养出了你对它的特定的认知,能够让你在特定的环境中高效的做出决定。这也是吴伯凡老师说到的‘瞬间解码’的能力。这个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培养的,需要你大量的思考和应用,才能构成知识体系。

但是,‘瞬间解码‘的能力有时候也会促使我们做出致命性的决策,因为现有的认知框架也有可能是不全面的,而我们却总是会盲目的相信它。

想要避免致命性的错误,每个人都要时常去打磨自己的思维框架,为自己的思维找一个支点。

1. 增加思考的维度

查理芒格有一句话说,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在起点处,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多维度的思考,跨学科的知识,才能尽可能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单一学科单一维度的知识和观点往往只会建立带有偏见的认知。

查理芒格就是一个典型的贯彻者。他会阅读很多跨学科的书籍,他也相信在选股的时候只用经济学的维度或者工具K线来分析,会缺乏全面的评估。这也是他能够在动荡的股市中保持赢家的关键。

多维度的知识体系也能丰富工具箱中的工具。爱因斯坦曾经说: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如果你只有一把锤子,你可能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在美国,有一群生物学家的问题最终由一群职业游戏玩家解决了,因为有些玩家擅长识别图案,有空间推理能力,这些能力比生物学的学位更适合解决某些问题。

可见,多维度知识构建出来的是别人无法超越的竞争力。

2.永远保持开放性

人们总是会无意识的在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于是会自动过滤掉那些和自己有冲突的观点。但是认知,却是在不同观点博弈和互动的过程中,才能被打碎重建。

著名的银行雷曼兄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破产。在破产之前雷曼兄弟曾经雇了一家咨询公司,这家公司最终汇报的结果是,在不久的将来,有几家银行会消失;如果雷曼兄弟继续执行目前的经营策略,给大量客户放宽,很快也会出现亏损。

雷曼兄弟的老板德尔福坚信咨询公司的结论是错误的,这应该说是德尔福犯过的最致命的错误,因为很快这家银行就倒闭了。

德尔福的错误不在于他认知维度的缺乏,相反他凭借自己的经验也形成了完整的思维框架,但是遇到和他的认知框架有冲突的观点,他没有选择包容新的观点,并用更多的事实去验证和判断,而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观点。

德尔福封闭的认知框架最终让雷曼兄弟付出了代价。永远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对和自己有冲突的信息都保持耐心,用更多的信息去验证现有的认知,并且反思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固定的框架中。认知升级,就是一次次被打破,又一次次被重建的过程。

从这一方面说,咨询公司存在的目的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当局者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作为旁观者,他本身就能够开放地对待所有的信息,并作出理性,中立的判断。

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也就是要打破自己对冲突的免疫力。不突出重围,你想要的认知自由,只不过是放风罢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