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教之地理因缘
自由与良序·走进佛教·地理因缘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生存环境,人类得以迅速繁衍并形成聚落。如今一般称有四大文明古国,都有气候适宜、水系发达、土地丰饶、物产充盈的特点。
随着智能开启,文明出现并持续发展。受技术手段落后的局限,大迁徙能力还不具备,依各自的现实,发展出相对独立的不同文明。
如阿拉伯半岛东北部的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有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文明,包括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的印度河-恒河文明,和东亚大陆中原地区的黄河文明,都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if !vml]
[endif]
南亚次大陆地理结构示意图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间;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以印度洋板块为主体,包括南亚次大陆及兴都库什地区。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亚的,从西到东有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及印度洋。
南亚地形大概可以分成三大板块。南部为西高东低的德干高原与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由于三面环海,在科技落后的时代,无法轻易实现对外往来;所谓望洋兴叹,不过如此。
北部是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骤降山地。山脊高耸,从西北到东南斜亘着,将亚洲大陆隔阂在外。西北方有兴都库什山、萨斐德山、苏莱曼山、吉尔塔尔山等,除一个“豁口”(兴都库什山脉与苏莱曼山脉间的喀布尔河谷)外,基本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if !vml]
[endif]
喀布尔河谷
南亚中部是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击成的广袤平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在右岸与喀布尔河汇流;在左岸与比阿斯河、拉维河、萨特莱杰河、杰纳布河汇流,西入阿拉伯海。印度河主流全长约三千公里,贯穿于今巴基斯坦境内。
[if !vml]
[endif]
喀布尔河流域地缘关系图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南,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过萨嘎始称雅鲁藏布江。穿过大峡谷,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经巴昔卡流出中国国境。
进入印度境内称迪汉河,接纳纳迪班河后始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孟加拉国后称贾木纳河,最后注入恒河。从源头到与恒河交汇,全长约两千九百公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域面积约六十二万平方公里,海拔落差达五千余米,水利资源极为丰沛。
[if !vml]
[endif]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示意图
恒河流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南,由于西高东低,经诸多支流汇入后,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恒河流域水量充足,冲击出恒河三角洲(世界最大的三角洲)。由于其提供了生产资源,并有诸多宗教圣迹,故被视为圣河。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相信,在恒河沐浴可以洗净罪业。
位于西边的印度河流域为古印度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外来文明与原住文明的交锋处。本土农耕文明往往被外来游牧文明驱逐。冲突过后,归于冷静,于是在东部的恒河流域才有较为深刻的交流,成为南亚地区中古文明的繁荣地。
据德国亚斯贝斯的“轴心时代”说,在恒河流域繁荣的印度中古文明,奠定了其后文化发展的主干。作为正统文化的婆罗门教,其繁荣中心在恒河最大支流朱木拿河上游的居楼国;而非正统的沙门诸子,其活动范围则集中在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附近。
(正统与非正统的区别,本没有一定之标准,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做判断;一、社会组织良序系统,二、与治权合作。依此为据,类似我国汉唐之后的儒家文化,被视为正统主流;而道、墨等学则在汉代以后成为非主流文化。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其客观性,所以具体情况会随时代选择有所变化。)
[if !vml]
[endif]
兴都库什山脉主要山口地缘关系图
在南亚次大陆这一片地域,南北均有天然屏障,使这里呈现出较为封闭的生态空间与文化形态。此外,南亚的气候状况,大概是热带与温带。北部四季分明,南部则是高原与海洋气候,温差较小。
恒河流域非常湿热,森林提供了宗教修行(林居)的先决优越条件。而喜马拉雅为印度诸多河流的发源地,被视为圣山,是古今诸多宗教的朝圣处所。森林与雪山,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元素。
就佛教化区而言,中部即摩揭陀国所在的恒河中游地区,释迦牟尼在此处成道,并成为佛陀的主要化区。北部在其北,包括今尼泊尔,释迦牟尼在此处的迦毗罗卫诞生。
[if !vml]
[endif]
部派分化分布略图
西北部包括迦湿弥罗与犍陀罗,是说一切有部与瑜伽行派的主要化区。南部德干半岛,则为大乘佛教与中观行派的主要兴起地。东部在恒河下游,为密教流行的区域。西部直到沙漠地区,为诸多部派并大乘佛教的混杂化区。
[if !vml]
[endif]
佛教主要化区示意图
总体来看南亚地区的地理环境,北宽南狭,形似牛乳。如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说:“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如今称印度,指为一个独立国家;但在古代,则更是指一个地区。“印度”一词有“月亮”的释意,玄奘认为印度得名于其地形。此外,由于古代外来文明传入,全都经过印度河流域,故也有人认为,这才是印度得名的因由。)
佛教中有一部《起世经》,对印度传统“地理学”有所总结:“须弥山王北面有洲,名郁单越,其地纵广十千由旬,四方正等;……东面有洲,名弗婆提,其地纵广九千由旬,圆如满月;……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纵广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南面有洲,名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千由旬,北阔南狭。”
对于这段经文,历来有两种说法,莫衷一是。一主神秘,认为这些描述并非人类所认知的地理情况,那是超人格存在的认知境界。二是基于现实的,以为“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脉,或者乔戈里峰。中国在东胜神洲,欧洲在西牛贺洲,而印度所在南亚次大陆为南赡部洲;故“北阔南狭”一语,非常准确地描绘了以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形。
[if !vml]
[endif]
宗教境界世界想象图
北有高山,三面环海,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在科技能力落后的时代,成为外来文明无法轻易企及之地。而在南亚中部的平原地区则非常适合农耕,怎么看都是一个没有内忧外患的“天府之国”。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文明孕育发展倒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中古印度文明在两河(印度河与恒河)平原孕育勃兴。西北方的豁口,成为游牧民族不断迁入的战略要地。在雅利安人到来前,河谷文明成为印度原有文明的代表。(这一文明可能也是外来的。)
大约在西元前两千五百至前一千五百年间,由达罗毗荼人(矮黑人)缔造了印度河谷文明。这一远古文明是在上世纪初才被发现的,由于其遗址首先出现在哈拉巴地区,故称“哈拉巴文明”。
(目前文字尚未能解读,具体情况仍不清楚。唯有神话流传,还有少量在哈拉巴、摩亨佐·达罗地区的考古发现。)
目前所了解的情况,哈拉巴文明属于青铜文明,已经发展出城市形态。从已发掘的遗址来看,城市规划和建筑水准相当之高。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二百六十公顷;街区划定明确,并有齐整宽阔的道路系统和通畅合理的排水设计。
[if !vml]
[endif]
摩亨佐·达罗遗址出土人物雕像
至今尚未发现大型宫殿与王陵之类的建筑,有人认为当时的文明只是几大部落国的产物。依据房屋遗址的发掘情况看,当时的社会已经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有财产不平等现象与阶级对立,存在着养尊处优的贵族集团。
[if !vml]
[endif]
印度河谷文明陶质彩绘瘤牛
从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没有发现什么兵器。想来也是。农耕文明不需要强大武备,只须基本卫戍,以维持部落社会内部的正常运作即可。当时人类的最大敌人是天灾与病患,暂时还不具备一族殖民另一族的条件。随着生产力提高、迁徙能力增强,部落间才有了彼此侵战的可能。
与四大农耕文明基本同时,并存有三大游牧民族:起源于北亚蒙古高原的蒙古系、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闪米特系(闪族)、起源于南俄罗斯大草原的印欧系。游牧民族的生活形态与农耕文明不同,追逐水草不断迁徙是其显著特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天时地理因素,会导致人文发展各异。比如相对封闭的河川平原成为发展稳定的农业文明的优势条件,广袤的草原成为发展移动的狩牧文明的优势条件,而一望无垠的海域则成为发展冒险的航海文明的优势条件。于是在古代,基本形成三大文明形态:如古代印度的农耕文明,古代蒙古的草原文明,与古代欧洲的海洋文明等。)
[if !vml]
[endif]
亚洲古代地缘压力示意图
当游牧民族接触到农耕居住地后,有了新的想法。广袤而丰饶的土地,优渥而安定的生活,对草原民族充满强大的诱惑力。自雅利安人始,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马其顿人(亚历山大曾率军打进印度)、突厥人、蒙古人,最后是英国人,前赴后继接踵而来,影响文明发展之进程。
历史上的印度,总共遭受外族入侵达数百次。除了在孔雀王朝时期(雅利安人)有过一次打平记录外,其他均以失败告终。从目前所识最早的哈拉巴文明开始,无论何种文明一旦进入农耕生活模式,就会有军事能力低下的情况出现。
(相对而言,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民族较能居安思危,而热带民族则多安逸,那都与独特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热带地区植被发达,随时随处都有野生瓜果,足可果腹。那种没有压力的生存模式,确会养成一种特殊性格,一切都与经济基础紧密关联。)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温柔乡里久了,难免失去生存压力。能够安乐生活,谁还愿意在马上奔波呢?刀枪生锈,战马无力。一批又一批外来者进入印度平原,不断被同化,然后由新的主人接替,不断循环。
或许是既有的生活足够安逸,没有意识到军事防御的重要性;也有可能因为未曾出现类似“宗法制”、“家天下”这样的组织机制,使得社会动员能力(凝聚力)不足。这就好像怀抱着巨额现金的孩子,只身走在治安不好的地方,遭人觊觎也只是早晚问题。
社会稳定,文明就会孳生;不懂防御,一切无从维继。稳定压倒一切,这是久经检验的真理,失去规则的人类社会太可怕。一个集体一旦失去组织能力、防御能力,此时有外族进入,不会遇到任何阻力,“丧权辱国”只是刚好而已。
物质基础动摇了,上层建筑必然崩跨。虽然上层建筑有能动作用,表现为教权对资源分配的话语权,但毕竟不如治权的现实性。(容易堕入教条主义,不懂得与时俱进。)空谈理念与理想,无法实现真正的自主与强大。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这是历史经验,足可为鉴。
与我国古代历史非常类似,西北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中部平原,从游牧归化为农耕,然后重新被其他游牧民族更替。但我国的社会制度与军事能力保障了周秦汉唐文明的持续发展,一旦足够发达,即能同化后续登场的所有民族与文化。
印度也是如此,但这一历史进程有待雅利安人来完成。在此之前的初级文明刚一萌芽即被打扰,不断被外来因素稀释、吸收、消解、融合,形成复杂又混乱的思想局面。
哈拉巴文明在延续了数百年后逐渐衰落灭亡,如此彻底,以至于今时对他们的了解,都要通过“神话”。
西元前两千至前一千五百年间,雅利安人得着科技发展的便利,其中一支在进入兴都库什山脉以及伊朗高原后,继而向东进入印度河流域,在南亚中部的两河平原间建立起居地与治权。
雅利安人代替达罗毗荼人,是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这片土地上的新任征服者;开启吠陀文明,成为后续印度文化的主干。胜利者高举利刃,制定出特殊(殖民)保护政策,以酬劳自己的族人与盟军。
“原民”被从精神与肉体两个方面贬抑,这是“惯例”。如我国古代蒙古民族入主中原并建立的元朝政权,就以种族为准,把国民划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社会等级。用血统与文化隔离,不准通婚,满族入关时也是如此。
不过这种“种族隔离”政策是用法令(治权)来维持的,而雅利安人则“聪明”地运用了宗教手段(教权),使全体民众自发自觉地维护了这一不平等制度。
一九五〇年,印度立法废止种姓制度,可民间依然如故。种姓思维已经成为文化基因,深入骨髓,其生命力之顽强,远非一部法律所能禁绝。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教权与治权的内外对抗与合作史。治权代表了力量凝聚,教权代表了理念凝聚,权柄则是经济与军事实力。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两权内外不断抗衡,造成了人类历史的异彩纷呈。)
最后,简述“印度”之历史。西元前两千五百年至前一千五百年间,达罗毗荼人在哈拉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if !vml]
[endif]
南亚次大陆古代十六国地理区域图
相传在西元前六世纪初,印度至少有超过十六个(有名可查的)国家。经长期兼并,西元前四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几乎统一全印,在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强盛国家。之后不断分合,这块大陆从未真正实现过大一统。
治权博弈,伴随着教权的斗争,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沙门思潮与婆罗门教的不断抗衡,促使印度教兴起,并与随后到来的伊斯兰文明对峙。
一六〇〇年,英国进入,建立东印度公司。一七五七年,印度沦为英殖民地。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一九五〇年一月二十六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目前,印度的国土面积相当于我国三分之一大小,人口总数却与我国相当。
��。用血统与文化隔离,不准通婚,满族入关时也是如此。不过这种“种族隔离”政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