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三次西征并非连续过程,因内部矛盾和文化分岐而停止西征
蒙古建国后,于嘉定十二年(1219年)至景定元年(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蒙古帝国在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以后,如果他们继续西征,是完全可以把整个欧洲,乃至非洲拿下来的。但是后来,他们却不再西征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阻止了他们西征的步伐呢?
蒙古的三次西征,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成吉思汗开始,一直到蒙哥驾崩为止,断断续续一共七十余年。三次西征的战略目标和对象也并不相同。
蒙古铁骑的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发动的,对花剌子模的战争。彼时,成吉思汗已经征服了西夏,将中原强国金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可谓是兵锋正盛。恰此时,花剌子模的国王摩诃末也在中亚、西亚地区大杀四方,在其看到蒙古强盛之后,便派遣使者于嘉定九年(1216年)与蒙古建立了友好的贸易关系。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蜜月期持续了两年,一直到嘉定十一年(1218年),成吉思汗的商队在花剌子模被污蔑藏有奸细,摩诃莫不加细查,便诛杀了整个商队,战争由此而起。
成吉思汗当时召集所有被征服政权输送兵员,号称大军六十万(实际十五万左右),向中亚进发。虽然摩诃末在中亚西亚未逢敌手,但是当花剌子模的军队遇到蒙古铁骑,可谓是一胜难求,最终,摩诃末仓皇逃出首都撒马尔罕,在流亡中死去。此役,成吉思汗的兵锋一度抵达高加索山、黑海一带。可以说,第一次西征为后两次的西征起到了探路的作用。
拔都第二次西征,又称为长子西征,整个蒙古军队是由成吉思汗诸系的长孙率领,其中的主力是术赤的长子拔都。由于第一次西征,蒙古帝国已经控制了中亚,西亚诸多地区,所以此次西征的主要目标是小亚细亚,中东欧地区。拔都的军队一度抵达了马扎尔(匈牙利),并且击败了中欧的军队,最远兵临维也纳。此次西征,随着大汗窝阔台的突然驾崩而宣告终止。
第三次西征主要是由蒙哥的弟弟旭烈兀主导的,此次的西征,蒙古军队扫清了叙利亚,伊拉克以及西南亚地区。而旭烈兀本人在结束这次的战争后,在西南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伊利汗国。
这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之后,整个蒙古帝国已将欧亚大陆的绝大多数陆地纳入到自己的统治之中,此时尚在蒙古帝国统治之外的,只有西伯利亚北方以及西欧等当时世界的边缘地区。
窝阔台随着帝国疆域的扩大,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蒙古帝国首先要面对的是内部的团结问题。成吉思汗在世时,依靠个人的能力以及威望,将整个蒙古团结起来,所以蒙古军队能够团结一致,披荆斩棘。当成吉思汗驾崩之后,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最为突出的便是窝阔台汗的威望不够,而使得蒙古帝国对于钦察草原,即术赤一系的领地的控制能力下降,虽然此时术赤的嫡子拔都对窝阔台忠心耿耿,但钦察汗国从实力上来讲,已经有能够独立的趋势。这个苗头在窝阔台驾崩后进一步发展,窝阔台的儿子贵由与拔都向来不和睦,所以拔都在贵由统治时期已经实质上脱离了帝国本部的控制。
最终,在忽必烈时期,蒙古帝国名存实亡,分裂为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以及元朝。虽然其他汗国名义上是元朝的附属国,但是元朝已经无法真正控制他们。所以,到了后期,蒙古帝国已经无法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蒙古帝国在扩张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和土地,当这些东西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效用便开始递减,蒙古对于财富和土地的需求便不那么旺盛,故而转而开始经营已有的地区。在此过程中,由于蒙古帝国区域广阔,其体制的区域包含了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和一部分基督教文明,这些文明都对当地的蒙古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同化,因此各个蒙古汗国的官僚机构中也开始出现了被征服者,久之,蒙古汗国完全本土化,各个汗国的目标和理念已经出现差异,自然没有再次进行联合的可能。在这种本土化过程中,蒙古政权最终被本土政权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