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谷想法读书

《拔萝卜》

2022-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Hua度

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拔萝卜》

双膝齐跪腰躬弯,青苗如林地如川。

一朝老龙出深海,气喘吁吁坐望天。

邵寨塬上有句歇后语,“五亩地里一个瓜——大瓜种!”

与陕西方言一样,说人“瓜”,那是骂人的话语,意同傻、笨、憨、呆。

邵寨塬上种不了冬瓜,勉强能种南瓜,但却可以种西瓜。

通常人们的做法是一条藤蔓上只留下一颗果实,其余的全部摘了扔掉,邵寨人俗称做“打岔”,其实就是另一种“物竞天择”——留下的往往是个头大且长势好的。

其他物种也是一样,比如萝卜。

邵寨塬上有句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冬吃萝卜夏吃蒜,大夫不用门前转。可见萝卜在冬天独特的妙用,具有清热化痰、健胃消食、润肺生津,排气利尿的作用。

邵寨塬上常见的萝卜分为两种,白萝卜与红萝卜。白萝卜也叫青萝卜,而红萝卜其实是胡萝卜。无论是白萝卜(青萝卜),还是红萝卜(胡萝卜)都开白色的细小的花。

还有一种叫做“水萝卜”,又叫春萝卜,看其名,知其意,乃是适合春夏两季种植的。邵寨塬上雨水并不是很充沛,因此种出来的水萝卜有两大缺憾,一是口味辛辣,辣得让人直掉眼泪;二是长不大,个头小,而且极容易“虚心”。

且看《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侣”中的文字:

贾母又笑道:“凤姐儿也不提我。”凤姐儿笑道:“我倒不派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倒寻上我了?”贾母听了,与众人都笑道:“这可奇了!倒要听听这不是。”凤姐儿道:“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贾母笑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凤姐儿笑道:“自然是老太太的不是了。”贾母笑道:“这样,我也不要了,你带了去罢!”凤姐儿道:“等着修了这辈子,来生托生男人,我再要罢。”贾母笑道:“你带了去,给琏儿放在屋里,看你那没脸的公公还要不要了!”凤姐儿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儿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罢。”说的众人都笑起来了。

同样《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有以下文字:

然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像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几个不成?”一面说,一面自笑自叹。袭人见他又有了魔意,便不肯去瞧。晴雯等早去瞧了一遍回来,笑向袭人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在这里,都用“水葱”形容人,依我看来,用“水萝卜”来替代,一点儿也不遑多让。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借探春之口说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在邵寨塬上,萝卜可以生吃,炖菜,煲汤,包饺子,萝卜叶子也不能随意丢掉,可以拿来泡制浆水菜。

我忽而想起来几年前写的《从白银到平凉》:

突然,有一股味道吸引了我。一个男孩子,年纪比我小,可能在读小学,亦或初中,抱着一个塑料的瓶子。那味道就是从他抱的瓶子里散发出的。可能列车动荡了下,可能他没站稳,可能瓶子封口不严实,瓶子里的汁液有些流了出来——原来是酸菜。这个我不陌生,小时候大姨也曾带些回来,我们叫做“浆水菜”。至于怎么做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大约用的是廉价的萝卜或者大白菜的叶子,带那种粗茎的不要,只取又宽又大薄薄的叶子,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腌制起来,泡在盐水里,这种东西能经冬的。

那男孩子很羞愧,涨红了脸庞,但很坚定,一直抱着他的瓶子,仿佛下一刻就会被人夺走,或者怕飞走似的。慢慢地,他也终于忍不下去了,才断断续续地讲话。他声音很小,像极了他平时上课回答问题吧,蚊蚋一般,但旁听者总算了解他说的内容。他说他姐姐嫁到一个地方去了(什么地方,我现在忘了),那地方在大山里,很远,如今他一个人,也是头一次踏上火车,要去看望姐姐,一定要把家里做的浆水菜带给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