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的鸟:这只鸟来自郊区,却有飞向国际的野心
今年FIRST影展热门很多,如开幕式影片《大象席地而坐》,如纪录片《四个春天》,但观众们更好奇的热门影片,可能就是《郊区的鸟》了。
包揽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艺术探索在内的四项提名,成为竞赛影片最大热门,自然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导演仇晟的处女作长片,演员上有黄璐、李淳加持,文学顾问梅峰、混音杜笃之、词曲小河,尽管是新人导演,但团队可以说是非常棒的。
当字幕播完,我们看到了片尾字幕有国际版权信息,可以明显感觉到影片的野心也是非常大的,走国际影展肯定是少不了的,没准也会在国外发行。有这样的长远规划,足见主创们对影片品质充满了信心。
那么,电影究竟怎么样呢?作为第一批看过片子的观众,我和我同行的小伙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我看完感觉有很多亮点,但是他只说了一句“无感”。大家不妨看看我的观点,再听听他的疑问。考虑到影片可能会在国内院线上映,我们会尽量不去剧透。
《郊区的鸟》:今年个人的FIRST必看片
总的来说,还算满意。从电影还在拍摄中就开始关注,的确和李淳与黄璐主演分不开,片中两人的表演也算中规中矩,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倒是说不上惊艳。
说两个喜欢电影的原因吧。首先是要讲述时间和空间这种命题对于电影来说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6个人在童年和成年中各有自己发展的轨迹,铺满了细节,但是又不是一一对应,导演甚至故意采用了身份错位,让片子看起来更加迷惑,但这不就是时间的一个特征么?在时间的行经过程中,记忆会发生错位,事件的发展常常不是轨道中的,两个空间虽然是平行,但并不是严丝合缝地对位。
另外,电影摄影很有想法,有不少快速变焦的手法,摄影师推拉很稳,观影中没有不适。呈现一种观感:小时候的故事是成人在观望的视角,大人故事是小朋友在观望。两段不同的时空在摄影上的处理不同带来观影体验差异化。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团队是一个基本功很扎实的团队,后期制作也相较完整。最后要大声表白,片尾曲选择了小河,同样是一个喜欢做实验的音乐人,让整个电影的气质十分统一。
小伙伴的疑惑:魔幻气质和题材混搭出不一样的感受
和前几天看的电影作品比起来,专业团队的加持,让影片的质感显得很出众,小朋友们踢球的那个段落的镜头效果,摄影和剪辑都很娴熟。但是大量变焦镜头的运用,好像主要是交代环境和人物关系,让人感觉出戏,而且有些刻意。说来很巧,同天上午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幸福定格》,电影里也有大量变焦镜头,制片人解释说因为拍摄现场要纪录聊天对象,而机位只有一个,所以只能采用变焦的处理方式。纪录片我可以接受,但是故事片就…
尽管《郊区的鸟》是仇晟的处女作,但他在很多细节上的构思还是很精妙的。成年人和儿童两个视角从平行展现,到相互穿插,再到后面走到一起,又用测量仪、望远镜这样窥视的镜头去展现两种人的相互窥视,设计得很巧妙。本来我不想去解读剧情的,后面还是被导演牵着去探究影片到底是重塑时间,还是魔幻现实。观影后半程一度让人想到《穆赫兰道》,结果导演直接坦诚自己就是大卫·林奇的粉丝,那就不免让人觉得电影里掺杂很多致敬成分了。
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悬疑烧脑超现实表现手法的,比如《郊区的鸟》。小朋友们那段其实是我全片最喜欢的,天真无邪,在丛林中探险,躺在树丛里聊着童年的话题。还有寻找胖子的那段,不断寻找、不断有人掉队,让人有探索的好奇,和失去的怅然。相比之下,黄璐和李淳两人的“领衔主演”则显得有些尴尬,他们像是两个不同剧组的人,说着各自的话。
影片选了2008年杭州地铁塌陷的事件,作为一个在杭州生活多年的人,我表示这段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但电影里小演员们的方言说得很不标准,这种不像上海话又不像广东话的方言很吃亏,让观众有种演员说不好方言的尴尬感。
对于年轻导演,我想看到的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选题)、他们表达的方式,糙一点没关系的。如果我想看一部包装精致的商业片,院线里太多了,Why You?所以,这部电影我很难说不好,但也很难喜欢起来。只能说无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