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想法成长励志

读《黑夜的空白》,不可乱搞,会出人命的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小怪
读书.jpeg

一口气读完《黑夜的空白》,全程无尿点,用了近5个小时。
有多久没有完整读完一本书了?
我都不记得上次这样奢侈的看书是什么时候。
生活太过匆忙,能留出几个小时专门看书当真是奢侈,也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手机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不管是微信、抖音或者各类APP,甚至是逛逛淘宝,时间就不知觉已经溜走。
购物软件,我手机里面都没有装,等什么时候需要再下载,买完再卸掉。
抖音或者其他咨询类APP也是下载完了过几天就卸掉,什么时候想看了再下载,嫌麻烦就不下载了。
用的最多的就是微信和支付宝,其他就是工作所需要的软件。
用微信,更多的也是为了工作。
支付宝里面有一个知识课堂的生活号,可以用积分订阅理财课程,我觉得还不错,也在一直的学习;然后购买基金,也是在支付宝上面。
我就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手机也整理的干干净净,极其小心的保障碎片化时间利用的效率。
手机把我们的时间占用了太多,甚至有些不是碎片化的时间,因为手机的存在也被割裂成了一段一段。
比如,去洗手间,如果不带手机的话,也许3-5分钟就完事了,一旦带上手机,在马桶上坐15-20分钟是长有的事;如果是公共厕所的话,腿都能蹲麻。
所以,能有这5个小时看书当真是不错。
一则,这本书确实还不错,推理小说本身就带坑,然后跟着作者笔下人物一点一点将坑填起来的过程是很有吸引力的。
二则,我也有一定的自控力,在这期间也会有人发微信或者打电话问我事情,我回复之后直接将手机扔旁边,继续看书,不会让手机在手中多待一分钟。
简单介绍下这本书的作者,一句话:松本清张,日本昭和时代最后一位文学巨擘,社会派推理小说一代宗师。
简单介绍下这本书,一句话:松本清张的收官之作,数度改稿,反复推敲,最终呈现。
这本书的故事不是特别复杂,就是一个市长在京都被杀,警长探案推理的过程。
但,这就是作者的厉害之处。
我刚也说过,推理小说自带挖坑属性,很容易就吸引住读者。
大师的厉害之处在于,他通过不同人的视角一点点揭露出事实,当读者感觉已经接近真相时,突然笔触一转,感觉完全对不上。
虽然每个人都通过作者的笔触说出了自己的“事实”,但总有人在撒谎。
大师将每个人真实的话语都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读者自己去判断。
还有,前面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出现的一个人,在后面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译文过来,刚开始读的时候,人名地名搞不清楚,感觉有些乱都是很正常的,当读到市长失踪时,好戏开场了。
警长视角在探案的时候一直在对时间线,新干线时间线,航空时间线,北海道人员和京都人员的时间线,对于数字不是很敏感的,这些会读起来比较枯燥,可以跳过,也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连贯性。
到这里,也说说这本书,我读完的感受。
第一点,最后揭秘太过仓促,七个酒桶出现,航空时间一核对,OK了,找到凶手了。
酒桶藏尸这点确实高明,可是用新干线从北海道托运京都,难道日本新干线连安检都没有的么?这一点如果直接用车拉过来可能更合适。
第二点,杀人动机,立意不高。
市长被杀竟然是因为凶手跟市长夫人乱搞,然后凶手又想侵吞市长的财产,才下了死手。(剧透了)
堂堂议员跟市长前妻乱搞过,然后被凶手威胁政治前途,成了帮凶,最后也离奇被杀。
凶手最后自述的时候有一句话:我的性格使我时常因愤怒而丧失理智。
一个能够想出如此缜密杀人计划的人肯定不会被愤怒控制住,肯定是一个非常冷血又异常冷静的杀手。
如果这个故事没有女人的参与,只是单纯的政治斗争和财产侵吞可能会更佳。
当然,我的水平就是小学生水平,大师这样写自然有他的道理。
第三点,揭秘的太过合理。
有一句话说:此处反常必有妖。
同样,看似太过正常合理的事情就是最大的不正常最大的不合理。
有一点写作技巧极佳,跟《罗生门》类似,通过作者的笔将每个人想要说的想要表达的全部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是真是假,全靠读者自己判断。
《黑夜的空白》最后通过警长的推理将事实讲述了清楚。
《罗生门》就更厉害,没有事实,读者自己判断。
对了,我读的是纸质书籍,当一本崭新的书因为自己读完之后不再平整,那种感觉也很不错,这是读电子书感受不到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